飘天文学 > 其他小说 > 说说十六国 > 正文 痴人说梦:汉赵立国
    关于第十二章故事简要:司马颙和司马颖败亡后,匈奴贵族刘渊赶回部族之中,其见中原大乱,便在部众的拥戴下,追遵三国时期的蜀汉皇帝刘禅位先祖,建立汉赵政权。

    要知道刘渊所创建的国家,国号实际上是汉,直到其后世子孙刘曜继位后,才改国号为赵,为了区分之前的刘邦所创建的西汉,刘秀所创建的东汉,以及刘备所创建的蜀汉,后世史家将其命名为刘汉,汉赵,前赵,为方便起见,我只称其为汉赵政权。

    从刘渊追遵刘禅为先祖,就可以看到,乐不思蜀的蜀汉末代皇帝刘禅并非一个庸才,不像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不堪,如果大家想要了解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的差别,可以去查看相关资料和讲座,我不在多说,借着刘渊匈奴贵族的身份,咱们就说一说侵扰我国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匈奴。

    匈奴作为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霸主,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大约上千年,其兴起于阴山山麓,属于黄种人无疑.在西汉初年,在一位伟大的部族头领冒顿单于的带领下,打败了草原各个部落,成为了北方草原的霸主。

    作为游牧民族,匈奴部众的生活习惯与方式跟我们中原地区的汉族先民并不一致,其披发左衽,而汉族先民则是束发右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披头散发,左侧衣襟压在右侧衣襟上,而我们的汉代先民则是把头发盘在头顶,右侧衣襟压在左侧衣襟上。

    因为我们先民自认为文化礼仪高于游牧民族,所以历朝历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往往使用侮辱之词。

    实际上匈奴的这个称呼,也是一个蔑称,他们究竟到底自称什么,因为匈奴人并没有文字,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不过,好在现在出土了商代的甲骨文,从中我们可以获悉,商代的先民对他们的称呼叫做龙方,这个名字就非常的有意思了。

    据传说匈奴与我们民族同源,是夏王朝被商汤攻灭之际,夏王室的部分子孙北逃到蒙古草原的后裔,那么从甲骨文上的龙方的记述来看,这个传说也许是真的。

    当我们探寻匈奴的起源之时,说到了我们的原始社会,实际上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的区分就是因为当原始人类根据环境和地域的因素,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人类族群。

    中原王朝的先民其实也是经历过了游牧民族的阶段的,只不过因为环境和地域的因素,让他们很快的进入到了定居生活,而游牧民族则因为蒙古草原更适合于放养牛羊牲畜,所以居于蒙古草原的人类就保持了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模式,其实也就是说,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比较原始的,所以很艰苦,并不像我们现在所想的那么自由和浪漫。

    因为我们中原的定居民族生活比较安定和富足,所以文化礼仪制度方面发展的要比游牧民族快很多,所以我们的先民就逐渐的对同为兄弟的游牧民族产生了优越感,开始瞧不起他们了。

    但实际上游牧民族也有自身的特点,因为他们以牛马为伍,骑兵战力上要比我们定居民族强大很多,而且迁徙性比较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非常强。

    当匈奴在冒顿单于称霸了北方草原之后,便开始南下侵扰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并且一度使得西汉王朝对匈奴称臣纳贡。

    但是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之后,国力开始强大,汉武帝时,多次派兵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使得匈奴本不稳固的部落联盟趋于瓦解。

    匈奴也只能算得上是称霸北方草原,因为它并不是单个民族的称呼,其主体应该就是我们夏代先民的后裔,而冒顿单于打败周围其他的草原部落,实质上也只建立了一个由草原各部落组成的联盟。当面对西汉王朝的不断出击北方草原,其后世的匈奴单于无力抵抗,整个部落联盟也为之解体,匈奴的主体分为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其他小部落也开始了自己的发展。这些小部落就有十六国时期的鲜卑,还有三国时期的乌桓等等,这些以后再说,现在咱们主要还是说匈奴的事情。

    南匈奴靠近中原王朝,所以当面对强盛的西汉王朝,南匈奴便选择了归顺,并且帮助西汉王朝共同打击北匈奴,北匈奴走投无路,北方是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难以生存,东边则是曾经臣服于匈奴的鲜卑部族,但此时已经脱离匈奴,开始发展壮大,南方就是南匈奴和中原王朝,所以,北匈奴只得向西奔逃,历经数百年的迁徙,来到了欧洲大陆,并且连续打败欧洲的各个王国,北匈奴的首领阿提拉因此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北匈奴也就留在了欧洲,其后裔就是现在的匈牙利人。

    当东汉王朝建立之时,南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南匈奴的历代单于皆以和亲为荣,并被东汉皇帝赐姓刘。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南匈奴历经上百年的和平时期,人口增长迅猛,而北方的草原已经被后起之秀鲜卑族所占据,为生存所迫,南匈奴部众只好大批的南迁,开始走向定居生活,并且很多人已经开始融入到了汉民族之中,当时主持东汉朝政的曹操忌惮匈奴人口过多,将南迁的匈奴部众,划分为五部分别安置于不同的地方,这也就是五部匈奴的来历。

    而继续生活于北方草原的南匈奴人与新兴的鲜卑族人开始了融合,这些匈奴人也就被称为了匈奴铁弗部,在我看来匈奴人也好,鲜卑人也罢,都是游牧民族,而且都是黄种人,只不过古代的先民对于血统看得过重。铁弗部属于匈奴,那么我猜测很有可能是当时留在北方草原的匈奴部落的小首领迎娶了鲜卑族的女性,铁弗部部众应该还是匈奴人。关于民族的融合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谁也不可能说的很清楚,这也只是我本人的一些想法。

    随着三国归晋之后,南迁的匈奴人也就自然而然的依附了西晋王朝,但当西晋王朝内部变乱不断之时,南迁的匈奴部众却在和平的发展环境下,人口愈发的繁盛,而且因为风俗习惯等问题,已经与当地的汉族先民有融合,也有冲突,这时,南迁的匈奴人便有了自主立国的想法,当在西晋王朝中为官的匈奴单于的后人刘渊返回匈奴部众之中,那么匈奴的部众也就终于有了一个可以依附的领袖,而此时西晋王朝的内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刘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国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刘渊建国绕不开生活在中原大地的汉人,实际上刘渊能够定国号为汉,尊奉刘禅为先祖,说明了内迁的匈奴人汉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我甚至认为当时的匈奴人很有可能已经只是存在于对民族的认识是属于匈奴,其生活习惯与方式已经跟汉民族的百姓很接近了,而且刘渊起兵,依附人数众多,里面应该还是有很多的汉族百姓为生活所迫参加了刘渊的军队。

    因为古人并没有民族的概念,当游牧民族大量人口内迁之后,势必与汉民族在一起生活,游牧民族的文化与定居民族的文化交织在一起,而游牧民族却在文明程度上远没有定居民族先进,那么游牧民族就要向定居民族学习,而同样,定居民族也会吸取游牧民族的长处,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改进,这就使得我们的中华文化如此绚烂多彩,而且十六国时期之后的汉族先民与之前的汉族先民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肯定是时代的进步,所以说十六国时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谈及这段历史,一是,该段历史非常纷乱,二是认为这段历史是我们先民的屈辱历程,在我看来,这段历史完全不等同于八国联军入侵,因为有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介入,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才繁盛至今,十六国的这段历史,只是民族融合的一个趋势,是带有明显的进步性质的,对于外来的文化,只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才可以长久存在,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只能是自取灭亡。

    当匈奴贵族刘渊振臂高呼,创建了汉化的匈奴族政权,那么匈奴人融入汉族先民的脚步自然而然的加快了,汉赵的建立也敲响了西晋王朝的丧钟,随着刘渊收留的羯人石勒攻城略地之时,关东大地已经不再属于西晋王朝,而以复兴汉王朝为己任的刘渊,如何还能记得自己是一个草原上的健儿,也只有当他拿起弓箭,跨上战马,带领部众讨伐奄奄一息的西晋王朝时,他兴许可能还记得自己是一个匈奴的单于。(记住本站网址,om,方便下次,或且百度输入“  ”,就能进入本站)

    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