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都市小说 > 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 正文 第七章 江南市镇
    江南市镇——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西门庆,不仅是一个好色纵淫的恶霸,而且也是一个贪张枉法的贪官,同时他还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奸商。《金瓶梅》里有关他经商的描写,既反映了清河、临清的商业繁荣,又从侧面告诉我们明朝中叶的商业繁荣。现在让我们打开《金瓶梅》,跟随西门庆商业活动,来探视明朝的江南市镇。

    政和五年(1115年)八月,西门庆娶了李瓶儿,得了一笔横财,投资2000两银,打开门面两间,委托傅伙计、贲地传开解当铺。

    是年十一月,西门庆让来旺带500两银,往杭州织造蔡太师生辰锦绣蟒衣。

    政和六年(1116年)八月,湖州客商何官人以420两银子的价钱将500两丝线让给应伯爵,应伯爵说服西门庆用450两银子买了,从中加价30两银私吞。西门庆由此在狮子街开绒线铺,应伯爵介绍韩道国看店,韩道国和来保领本钱雇人染丝,开张铺面,一天能卖数十两银子。

    政和七年(1117年)四月,西门庆从京城拿回三万盐引(购盐凭证),和乔亲家各出500两银,让韩道国、来保、崔本到扬州支盐。七月二十八日,韩道国从杭州购10000两银子的缎绢货物到临清。九月初四,缎铺开张,同时卸货。甘伙计、韩伙计柜台发卖,一个收银,一个讲价。崔本专管接待。凡买主进来,每人饮2杯酒。当天就卖500余两银子。十月二十四日,西门庆派韩道国、来保、崔大哥随标船往扬州、杭州、松江等五处购买布货。西门庆将两铺子卖的银子,2000两银到湖州买丝绸,4000两银到松江买布匹。十二月十六日,崔本从湖州购2000两湖州绸绢,运到临清码头。

    政和八年(1118年)正月,韩道国和来保将4000两银的松江布运到家时,西门庆已经死亡。西门庆临终对女婿陈敬济作一番交代,对家产处置作了安排:我死后,缎子铺是50000银子本钱,有你乔亲家爹那边,多少本利都找与他。教傅伙计把货卖一宗交一宗休要开了。贲四绒线铺,本银6500两;吴二舅绸绒铺是5000两,都卖尽了货物,收了来家。又李三讨了批来,也不消做了,叫你应二叔拿了别人家做去罢。李三、黄四身上还欠500两本钱,150两利钱未算,讨来发送我。你只和傅伙计守着家门这两个铺子罢。印子铺占用银20000两,生药铺5000两,韩伙计、来保松江船上4000两。开了河,接了来家,卖了银子交进来,你娘儿们盘缠……说毕哽咽地哭。

    从政和五年开始,西门庆先后开办了典当铺(印子铺)、绒线铺、缎子铺等。因为西门庆暴死,布铺没有开成。除生药铺为祖传家业外,其余的铺子都是在政和五年至政和七年开办。短短三年,获取十万家产。

    西门庆的商铺进货渠道主要是扬州、南京、杭州、湖州、松江等地,不仅商品从江南购入,就是生活用品也都是江南商品。吃金华火腿喝金华酒。妓女郑爱月头上挽着是一窝丝杭州缵。西门庆用杭州衣梅,招待客人,应伯爵连声称赞。李瓶儿送吴银儿小费也是松江阔机尖素白绫等礼物。西门庆死了,巡盐蔡老爹来吊唁,给50两银子和2匹杭州绢等物品。就是戏曲也受到江南的影响。如书童唱南曲,扬州的春鸿等两个戏子唱的也是南曲,更有初具规模的海盐戏。

    妓女李桂姐接的是杭州贩丝绸的丁相公儿子丁二官人。王六儿和湖州贩丝绵的何商人鬼混,最终嫁到了湖州,跟何商人结婚。

    潘金莲被王婆领出欲卖,湖州商人出70两银,王婆嫌少没有成交。

    此外,宣和元年(1119)八月中秋,陈敬济打点母亲箱柜,寻出1000两金银,留下100两给冯金宝做生活费,找回陈定继续看管布店。自己与杨大郎、陈安,拿900两银子,往湖州贩丝绵绸绢。

    当年,孟玉楼开布店,经营的三梭布,就是松江县产的纻丝布。

    这些从侧面为我勾勒出江南的商业繁荣,南北商人交流的画面。看到江南市镇对临清、清河的商业辐射,乃至对北方的辐射。

    明朝中期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在太湖沿岸,星罗密布大大小小的市镇。何谓市镇,是带有市场贸易功能的集镇,主要是与当时的军镇相区别的。

    明代的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杭州府、嘉兴府和湖州府,它们处于太湖流域,是最富庶,最有文化气息地区,这便是狭义的江南。

    明朝有7100多个小城镇,其中绝大多数是市镇,而江南地区的市镇达1000多,无论规模上还是密度都具有代表性。成为明朝的经济中心,商业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和消费中心。

    为何江南六府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国规模最大的市镇在江南,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在江南?

    历史的原因。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政权的更迭都是依靠战争的手段。而战场大都在北方,因此北方受到战争的摧残最大,每次战争都会造成人员大量减少,财产损失巨大,经济倒退。而江南很少受到战争的破坏,财富也逐年增加,人民安居乐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不与北方争天下,却为天下供钱粮。宋朝人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优越的环境。江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封建王朝生命线,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农业,江南地处平原,气候温和,水资源尤其丰富。唐朝这里开始造圩田,宋朝这里便有大型圩田。明朝这里出现耕田。“苏湖熟天下足”是当时广为流传的谚语。这里不仅农业发达,而且经济作物也非常发达,棉花、桑蚕业产量全国名列前茅。太湖水养育了这片土地的人民。它不仅是江南人生命之湖,而且还是江南人的聚宝盆。

    江南人的勤俭。江南人吃苦耐劳,做事认真,手工业精益求精。千百年来,江南人受惠华夏祖先的智慧与文明。春蚕到死丝方尽,便是江南人精神写照。

    产业的支撑。江南之所以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是因为太湖流域发达的农业、棉花生产和养蚕业,为丝织业,棉织业开辟了广阔市场,让江南的丝织业、棉织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湖州南浔镇丝绸业最为发达,那里有最大商业群体,成为江浙雄镇,兴旺百年而不衰。周庄的富有程度,竟让皇帝眼红。苏州盛泽镇是丝绸业重镇,传统工艺纺出的一捆捆络丝、缫丝就是一箱箱白银,成为全世界向往的丝绸王国。松江朱泾镇的棉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江南市镇也成为全国的经济枢纽,甚至成为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政策的支持。作为当时的缫丝、丝织业、棉织业都属于官办,实现政府专营。但政府的专营大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往往亏本。政府采取了外包,交给私人经营。形成官办私营手作坊。这些作坊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江南的丝绸、棉布业越办越好。

    徽商的推动。有了先进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创作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财富的实现需要流通贸易。明朝的开中制、折色制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骄傲的商业群体——徽商。大量的徽商见到了江南的商机,纷纷来到江南,为江南市镇增添了活力,为江南财富的积累加快脚步。“无徽不成商”,在徽商的推动下,江南市镇不仅在国内贸易四通八达,而且海外贸易也十分活跃,大量的海外贸易顺差,给明王朝增加了巨大财富。

    便利的交通。古时的交通是以水运为主的,江南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不仅解决人口压力和耕地紧张的矛盾,还吸引各地客商跨地区贸易。江南密集的水网,不仅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商品贸易提供了极大的运输便利,同时也为海外贸易提供的便利。

    江南市镇现象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经济状况,受到历史、地理、人文、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经济腾飞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准备。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