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其他小说 > 明末美僮传奇 >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经营江西
    九月初,安国军在江西占的几个地盘的两册已经厘清了,并按照规制给农户

    颁发了田契,不过江西的事情却比湖南难办的多。

    与湖南相比,江西的文风更盛,读书人更多,田地除了被饶州的淮王、建昌府的益王大量侵占外,士绅也占了不少,就连投靠安国军的揭重熙、傅鼎铨、杨廷麟、刘季矿等人家里也有不少田地,少则几千亩,像刘季矿那样的,爷爷是探花、老爹是状元,自己是又是江西乡试的亚元,家里的田地比上述几人都多,高达两万多亩。

    杨廷麟还好,他投靠安国军后,满脑子想着以前在保定府卢象升的天雄军惨败于满奴之手的景象,以及期望安国军能战胜满奴,为他心中敬仰的卢大人报仇雪恨,对于家中的田地并不看重,便带头退还了多余的田地。

    不过其他人就不一定这么想了,一时之间,江西暗流涌动,私下串联者有之,煽风点火者有之,威逼恐吓者亦有之,两册、田契虽然落定了,不过秋收过后,不少农户再缴完田赋之后,仍将部分粮食送到了以前东家的仓里。

    此事李安国也有些头疼,强制性劝阻彼等不要如此行事肯定行不通,不过如今农户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家里还有不少余粮,这可都是安国军的功劳,怎么也不能落到那些士绅身上去。

    将这些士绅都杀了也不妥,届时估计包括杨廷麟在内的人都会发对,追随安国军的读书人也不会心安。

    李安国最后决定将郭维经、揭重熙、傅鼎铨、杨廷麟、刘季矿等人召集到九江府,准备与彼等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这些人都是江西的望族,如果他们带头劝阻这些士绅不要私下搞动作,应该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诸位,你等认为有宋一代何人之学最深入人心?”

    众人一听,这大都督巴巴地将我等叫来,就是来讨论学问的?

    不过既然大都督开口了,众人也不得不说上一两句,这些人个个都是进士出身,刘季矿是碰上了乱世,如果是在太平时代,他一个进士也是跑不了的,个个都是满腹经纶。

    于是,有说朱熹的,有说王安石的,有说二程的,也有说周敦颐的,一时众说纷纭。

    等他们说完了,都将目光投向李安国。

    彼等也有考量李安国的意思,巡视团回来后李安国的那一番话只能证明他略通史籍,对于儒门正学丝毫没有涉及,如今他自投罗网,正是考量的时候。

    “呵呵,诸位在这方面都可以做本督的老师,不过本督年幼时也曾师承名师,长大后惯于战场厮杀,这儒门经学倒是落下,只记得陕甘一带,尤重张横渠”

    众人一听都竖起了耳朵,宋代大儒张载张横渠彼等自然通晓,他是陕西人,陕甘一带的士子推崇于他也不意外。

    “别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不过横渠先生有一句话至今言犹在耳,诸位都是儒门高才,自然知晓是那句话”

    杨廷麟说道:“莫非是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是”,李安国抚掌笑道,“那伯祥先生何以解释这‘为生民立命’?”

    杨廷麟道:“下官愚陋,试解之”

    “生民,芸芸众生耳,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各安其命,各司其职,由此,伦理纲常,颠扑不破,不过横渠先生似乎别出心裁,认为四者之间可相互转换,只要知道‘何以存,如何存,如何永续’便是了”

    李安国点点头,他看了看其他人,知道在这些人眼里,士农工商是牢不可破的阶层,轻易打乱不得,你一个农夫,老老实实种地就行了,至于国家大事是不用你操心的,自有士绅来关心,你也不需要懂的很多道理,知道如侍弄庄稼就行了。

    这也是张载的言论在大明不受重视的重要原因。

    至于士子,有气节,忠孝两全,遇上改朝换代的事,尽忠于前朝则是他分内的事,这也是史籍所彪炳的,至于农户,倒没有做此要求。

    他想了想,看向郭维经,“请问云机先生祖上所为何业?”

    郭维经道:“世代务农,先妣含辛茹苦将我抚养长大,供我读书,方有今日之功名”

    李安国笑道:“那也是云机先生天资聪颖,否则寻常农家想出一个有功名的士子,何其难哉”

    接着便正色道:“大明之生民,多半为农户,像云机先生这样的,万中无一,云机先生除了天资聪颖,多半也有机缘巧合,而其余普通农家想要出人头地却不可得,何也?”

    “横渠先生要为生民立命,让彼等知晓自己是为何活,如何活,怎样活得好,话讲得不错,可惜他还是忘了一大关键”

    见众人都瞧向自己,李安国也有些不好意思,这儒家经典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一个不甚便贻笑大方了。

    “立命还得安身,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没有安身之所,没有乐从之业,何以立命?”

    “当然了,对于品行高洁之大儒、圣人,仓廪不实亦能知礼节,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芸芸众生就不行了,对于彼等来说,安身乃立命之基,没有安身便无以立命”

    “何以安身,唯田亩耳,大明衰亡至此,最关键之原因便毁在这田亩上,如今官绅坐拥万顷却不纳一粟,生民无立锥之地却赋役缠身,于是,国家内忧外患,太仓却空空如也,兵械甲仗朽不堪用,何以平乱?何以御敌?”

    “所以,我安国军治下,做官可以,也有薪饷,不过想要像大明那样士绅不纳粮,坐收高官厚禄是不行的,所有田亩必须纳粮!我如此行事就是为了打破这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因果循环,真正做到横渠先生想要的‘为万世开太平’!”

    见众人皆在沉思,便趁热打铁道:“你等士绅都号称耕读传家,可惜到最后耕的少,甚至没有,读的倒不少,何不回到本源上来?不事稼穑便不知生民之艰辛,不知生民之艰辛便无法做好官”

    “何况你等之家,直属人丁繁多,与寻常小民相比,已经大占便宜了”

    听到这里,揭重熙向李安国长揖到地,“大都督,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到吉安以后……”

    李安国拦住他,“我以前是操切了,以为将你等调到家乡以外的地方便可杜绝千丝万缕的乡谊之情,以方便你等大展手脚,如今便改了此条,揭同知调回抚州,刘同知调回吉安,杨同知调到南昌”

    “希望你等回去之后好好与各处士绅分说明白,不要在私底下搞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告诉彼等,这些情形我安国军按察司都全部掌握,如果彼等依然不知悔改,我行我素,威吓小民,我手中的利刃也不是吃素的!”

    送走几人后,李安国又将奚鼎铉、周文江叫了过来。

    “柱国,如今我安国军的地盘又扩大了,军伍也增加了,可军械的出产还是以前的水准,南昌、九江都有大量的工匠,南昌还有一个完整的火药局,吉安、萍乡、瑞昌都是煤铁产地,广信府还要官办的铜场、铅场,你这个月的第一要务,就是赶紧将南昌、九江、吉安、瑞昌、广信的矿山、作坊恢复起来,从湖南调派一些能工巧匠过来督造”

    “另外,你是户部尚书,又管着汇通商行的事情,赶紧在江西各府将商行开办起来,对了,你下面那个卢高颇有灵性,你在一旁指点,让他将商行的事情抓起来”

    又问道:“江西的秋粮收了多少?”

    奚鼎铉笑道:“大都督,没想到这江西一地,田亩竟不亚于湖南,秋赋与湖南差不多,略少一些,也有三百万石”

    “那往常上缴给朝廷的有多少?”

    “只有五十万石”

    李安国一听便知晓原因所在,看来自己这官绅一体纳粮的措施还真是有用啊。

    奚鼎铉又道:“大都督,按照汇通商行的规制,新拿下江西一地后,咱们这抵押物已经不够了”

    李安国笑道:“无妨,没有黄金白银,咱多的是大米,就用大米做抵押物也是一样的,三百万石便是三百万两,放在大仓里,时间长了也不是事”

    奚鼎铉、周文江二人一听眼睛都是一亮,“大人高见,如今这白花花的大米可是比真金白银还值钱啊”

    李安国摆摆手又对周文江说道:“江西大半在我安国军手里,如今秋收已过,秋粮已入库,该举行一次开科取士了,还是两道试题,策论改为‘知县、知府,何以知之?’,算术题还是由我来出,你过几日来我这里拿题”

    周文江讪笑道:“大都督,这礼部的差事不是在国柱身上嘛”

    李安国一拍脑袋,“看我这记性,这样吧,国柱最近事情太多,你就多担当一些,开科取士嘛,本来就是礼部、吏部轮着来,否则不久变成一言堂了?”

    周文江巴不得揽上这个差事,赶紧长揖到地,“属下敢不从命!”

    最后李安国问周文江,“这扬州杨家受到牵连没有?”

    周文江笑道:“这杨家还真是手眼通天,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彼等竟然毫发无损,不过彼等如今也不敢与我们来往了,今后这食盐……”

    李安国摆摆手,“不妨,如今广东的食盐也过来了,再说了,不出一年,最多两年,江南初定后我等有大把的食盐可用”

    周文江、奚鼎铉一听皆是大吃一惊,“大都督,你准备拿下整个江南之地?”

    李安国抿了一口茶水,将茶杯搁在茶几上,“废话,不然我心急火燎地拿下江西作甚?!”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