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季汉崛起 > 正文卷 第四十六章 改元中平
    中轴之宫殿,高大而巍峨;两侧之殿室,林总而繁多。

    宫殿之上,又有空中复道犬牙交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不时还有全副铠甲的军士在上下道路上逡巡侦逻。

    这比起后世刘和看过的帝都故宫,除了颜色上没有那么金碧辉煌,气势上丝毫不遑多让。

    皇宫的大气磅礴令刘和驻足良久,直看得心中热血澎湃。此刻他不禁在想,要是将来能有一天入主汉宫,岂不快哉?

    “和儿,走吧!陛下在崇德殿,往前不时便到。”等刘和视线循视完一周,刘虞开口说道。

    “嗯!”刘和收回目光,恋恋不舍地点了点头。

    崇德殿在南宫中轴线大概中间位置,途中还要经过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方能到达。

    两人又走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刘虞父子到达了崇德殿下。

    崇德殿坐落于高台之上,坐北而朝南,比起之前经过的几个宫殿看起来要更恢弘大气一些。门前有三级台阶,每级台阶又有数十层,从下往上看,更显得雄伟壮阔。

    通路两旁,每隔三层就有一个荷枪带甲羽林卫拱卫左右。台阶下,则是站满了整整齐齐,等待宣旨朝觐的公卿大臣。

    刘和目前的最高职务是偏将军,属武将,因此入列后只能与刘虞分开,站到了右边武将一列。

    在这里,刘和倒是见到了一个老熟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洛阳城,曾和刘和一同吟诗作对过的骑都尉曹操。

    熟人见面,相视一笑。在这种场合,没人敢嘀咕喧哗。

    “陛下有旨,宣文武百官觐见!”

    隅中伊始(九点),高台上一道细长的声音传来,虽然隔得挺远,但却听得非常清楚。

    刘和不禁暗诽,古代皇宫里安排太监做活,一方面是害怕和妃嫔有染,另一方面莫非也有“男高音”方便传音的缘故?

    听到太监宣旨,等在殿下的文武百官趋步上前。由于参加人数众多,似刘和这等偏将军,已是排到了大殿之外。

    君臣就位,刘宏先是说了几句场面话,下旨改元中平,紧接着对文武百官进行封赏。

    皇甫嵩在平定黄巾中居功最大,因此被拜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其次朱儁,以功进镇贼中郎将,封西乡侯。

    又封赏了几位居功文臣,半柱香后终于轮到了刘和。

    “末将刘和,拜见陛下!”

    听到太监宣旨,刘和快步来到殿前。

    “起来吧!众卿家瞧瞧,这就是我汉家儿郎!”

    见刘和入内,刘宏肥胖的身子从龙榻上站了起来,笑呵呵地打量着眼前年仅十七的刘和。

    “和儿乃我光武一脉宗亲,文功武略世所罕见!如果朕没记错,依族谱,你当喊我一声叔父吧?”

    “侄刘和,拜见陛下!”听刘宏这么说,刘和连忙拜道。

    “呵呵,好!好!自黄巾贼反,你先为我大汉取得首功,又连斩贼首角、宝、梁三兄弟,按理说,你之功,不在皇甫诸将军之下。但你毕竟年幼,朕也不好封赏啊!”

    刘宏在龙榻前挪了半步,复又躺在上面:“都说你少有奇智,说说吧,你想要些什么?”

    听刘宏这么问,刘和心里一喜,这简直就是瞌睡送枕头嘛!

    于是刘和拜了一礼,道:“陛下,侄之所以能取下张角三兄弟人头,全赖陛下天威和先祖庇佑!当然,家师卢公和皇甫将军在一线牵制贼军主力也功不可没!如果陛下真的要赏,不如就一颗贼首赐侄一郡治事如何?”

    “嘶~!”

    听刘和这么狮子大开口,殿内群臣有的点头,有的摇首,几位三公大臣和灵帝宠信更是窃窃交流。

    “一颗贼首,一郡治事?和儿,不是朕小瞧你,你之前仅做过一县之长,三郡之地你真能打理过来?”刘宏问道。

    “回陛下,三郡之地小侄当然打理不了,但若陛下肯借小侄三人,小侄保证三郡之地清平!”

    “哦?哪三人?”

    “家师卢公、舅父元常、新市令沮公与!”刘和自信地答道。

    “哈哈哈,小小年纪,心眼不少!你这是报答几位恩情的吧?”刘宏对三人与刘和之间的过往交情了然于心,汉室虽衰,但那些情报机构可不是吃干饭的。

    下首的有些公卿大臣对此也略有了解,刘和此举颇合孝廉,因此也纷纷点头。

    “陛下明察秋毫!三颗贼首,三郡治事,那些心怀异志者听闻陛下旨意,定慑于陛下天威,不敢造次!”刘和不着痕迹地拍了个马屁,顺便还把刘宏不准的后路给堵死。

    “啊,呃……”果然,刘宏本来还在考虑,听刘和这么一说,也没办法再拒绝,因此道:“也罢,只是这三郡之地……”

    “陛下,臣闻山越野民骁勇,屡屡犯我疆界。陛下何不流放冀北、颖汝、东郡黄巾于庐江、九江、丹阳三郡,一来使其远离京师腹地,二来准其徭役赎罪,以彰陛下恩威?”这时,位于殿下最前排的一个老臣拱手一礼建议道。

    “袁司徒此举甚善,为陛下安危计,臣也以为应当放逐这些流民!”

    “这……”

    刘宏向来不会拿主意,见司徒袁隗和大将军何进说起了山越和黄巾流民之事,只得看向身后两位中常侍。

    “陛下,刘将军英武神勇,何不让其领此三郡,以防流民生变?”刘宏左后方的中常侍笑着说道。

    “嗯!”想起年初那些流民,刘宏此时还有些后怕,于是道,“那好,朕就依袁司徒和大将军,封刘和为庐江郡守,拜南中郎将、溪乡侯,召卢植为九江郡守,钟繇为丹阳郡守,命新市令沮授赴刘将军麾下听任!”

    “谢陛下!”听完刘宏封任,刘和大喜过望。

    按照南中郎将职级,刘和排进了殿内,后方诸人则一一后退一位。

    在接下来的一连串封赏,刘和听到了自己父亲刘虞被任命为甘陵国相,领宗正,奉命安抚灾后百姓,骑都尉曹操因功迁济南相,孙坚被表为别部司马等等等等。

    整个封赏大典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终于在日中时分,文武百官个个喜气洋洋地离开了崇德殿。

    “阿父,你说这黄蛾儿贼,不会再卷土重来了吧?”

    文武大臣们走后,刘宏躺在龙榻上,向左后方中常侍问道。

    “呵呵,当然不会再重来了!陛下不是已经将冀北、颖汝、东郡的乱民流放淮南,有刘和那小子在,黄蛾儿贼是蹦乍不起来了!”

    这个被刘宏称为阿父的,正是十常侍之首张让。

    刘和来自后世,不像朝中那些清流,不屑于与之为伍。在这之前,刘和可没少送给这厮好处,因此张让对刘和的总体感官还不错。

    “哎呀,这下终于又太平了!”刘宏轻拍了一下龙榻,继而向张让问道:“对了阿父,宫中的街市建造的怎样了?朕心中甚是期待,已经忍不住想要游玩一番了!”

    “回陛下,街市不日即可建成!照您吩咐,酒馆、商肆一应俱全,宫女们已经换好了演饰商家和百姓的行装,就等着陛下您移驾前往呢!”张让弓着身子谄媚道。

    “哈哈,好,好!阿父,记得着人把云台中珍藏的宝贝拿出来一些置于市井上,这样才好玩嘛!”听到这则消息,刘宏不由精神大好。

    “喏!陛下,移步后宫歇息吧,何皇后今早儿还惦记着呢!”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