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玄幻小说 > 史话之上古传说 > 《史话之上古传说》正文 第六节 有虞开国
    舜成为有虞部落首领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历山。其它十余个部落听到这个消息后,可谓五味杂陈:有的部落认为舜成为有虞部落的首领,对于有虞部落来说未必就能带来多大的好处,毕竟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让整个部落强大;而有些部落则是完全持一种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舜成为有虞部落的首领不但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相反还会成为有虞部落的灾难,因为很可能那些部落的人民会在舜的管治下,完完全全成为舜的奴隶;当然在反对声和质疑声以外,还有一些部落感到了遗憾,当初只要舜可以稍稍放低点要求,也许他们也会成为有虞部落的一分子。不管别人怎么想,舜已经成为了有虞部落的首领。而很快舜就会向那些质疑他的人证明,他成为有虞部落的首领,不仅不是有虞部落的灾难,反而会成为有虞部落的骄傲和福音。

    舜成为有虞部落首领一年后,他们的部落就在舜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当然这次的丰收并不是舜个人的丰收,而是整个部落的丰收。很多百姓在舜的带领下第一次吃上了饱饭,而且不用再为漫长的冬季吃不上饭而发愁了。更重要的是,在有虞部落,法律严明,无论身份贵贱,只要你犯了错,就会依法得到惩处,而一旦你立下功劳,无论你身份多么卑贱,一样会得到奖赏。这对于那个时代的百姓无疑是极大诱惑。虽然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但是社会上已经出现了阶级。百姓之间也出现了贫富贵贱分化。而且由于已经进入到原始社会末期,人与人之间的地位的差距已经是越来越大。所以在这个种情况下,社会上的种种不公也就变得越来越多。正因为不公平的事情越来越多,所以人们渐渐觉得这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反而没有人去反对那些特权。即便有些人心中有怨言,那也不会做出实际的行动,去挑战那些特权。而舜却让他们知道,在这个有虞部落,没有特权,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同一种法规。这让那些饱受压迫的百姓来说,第一次感到原来生活也可以这般美好。

    正因为舜这一糸列的行之有效的举措,才让一个原本四分五裂的有虞部落凝聚到了一起,坚如磐石。

    然而就在有虞部落逐渐走向兴旺的时候,其它部落则乱成了一锅粥。当听说有虞部落,这个曾经和自己一样的贫穷的部落,在舜当上首领后,不到一年就有了如今这般光景。所有历山还未加入到有虞的部落,都开始重新考虑加入有虞的可能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能够顺利加入进有虞的却只有了了几个部落而已。那些没有加入有虞的部落,要不和有虞第一组建的部落有仇,怕加入后会受到排挤。而有些则是部落高层的私心所致,他们怕加入到有虞后,自己原有的特权,会被剥夺。因此在历山还有很大一部分部落没有加入到有虞部落。

    但是这些部落却没能坚持太久,也纷纷加入到了有虞部落。这些部落并不像先前那些部落整体一起加入。因为在部落整体加入有虞之前,他们各自部落中,已经私自加入到了有虞,而有虞对这些私自加入的人,也是来者不拒。这些部落的高层不得已,才选择全体加入。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现在还不加入到有虞部落,迟早会有一天,他们将成为一个光杆司令,到那时,他们再选择加入,那将变得毫无地位。

    就在舜“统一”了历山各部落之后没多久,历山却来了一个舜所熟悉的人。

    这日舜正和秦不空在院中商量事情,突然一个族人来到院中,报道:“族长,外面来了一群人,为首的说是你们的朋友。请问你要不要见他?”

    舜和秦不空对望一眼,同声说道:“不会是东不识吧?”

    “哈哈,难道只有东不识才是你们的朋友,我就不是你们的朋友了吗?”就在舜和秦不空猜测来人是谁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却从他们身后传了过来。

    二人徇声望去,见到来人,不由得大笑道:“原来是柏杨师兄。好久不见,你可想死我们了。”

    师兄弟三人许久不见,自然要有很多话要说。那个村民其实也认识柏杨,他只所以没有一开始就告诉舜和秦不空来人是柏杨,那是因为柏杨事先向那名族人交待过,说是想给舜和秦不空一惊喜,村民自然也乐得成全此事。所以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师兄弟三人一见面,少不了要谈论一些别后的情况。舜和秦不空的情况,柏杨似乎早就知道,所以再舜和秦不空讲述时,柏杨还不时的插上几句。但对于柏杨的情况,舜和秦不空二人则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因此在柏杨讲述自己别后的事情时,舜和秦不空只能做一个听众。原来那年柏杨下山之后,便去了雷泽,在那里他因地制宜,交授当地百姓如何渔猎才能收获更多,当地百姓刚开始自然不相信,他的渔猎之术能比自己好多少。但没过多久,当地百姓则一个个都被柏杨的惊人技艺所折服,所以之后没过几年,当地百姓便共同推举他做了当地部族的首领。

    “那你首领当的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来我这里了?”舜问道。

    “是老师。”柏杨回答:“几年前,老师来到我的住地住过几天。他对我讲,如果有一天你若能将历山统一的话,我就率领自己的部落归服于你。助你一臂之力。”

    “助我一臂之力?”舜有些疑惑。

    “对,老师说你将来必成大器。所以让我来帮你。而且据我所知老师不仅只差了一人来祝你,相信过不了多久,还会有师兄过来投奔你。”柏杨说道。

    对于柏杨的话,舜自然不会怀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秦不空也是老师给他差来的。

    在柏杨到达有虞之后,没多久,又有一位师兄前来投奔舜。这位师兄舜和秦不空都没见过。只有柏杨认识。他名叫雄陶,在舜他们来到历山前一年,就离开了历山,到了黄河之宾作陶器,由于他做的陶器,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还刻有各种花纹。这样的陶器,虽然早就出现,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极为少见。因此得知有人会制作这种陶器,百姓们纷纷前来求购,求学。因此不到数年,雄陶就成了当地最具名望的人。后来,随着舜的名望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主动要请雄陶来解决一些民事纠纷。而这也让雄陶有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随着雄陶一次次巧妙地化解掉百姓们的纠纷,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雄陶的过人才干上,于是,没过多久雄陶也被当地的推举成部落首领。

    有了柏杨和雄陶两大部落的加入,有虞部落的规模已经可以与当时一般的诸侯国相提并论了。因此人们纷纷要求建国。

    “几位师兄怎么看这件事?”舜问道。

    而对于他这一问,秦不空、柏杨和雄陶则表达了一个一致态度:既然他们已经具备诸侯国的规模,那索性就建国,这样一来,一可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另外也可以更好地对外扩张。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因此在三位师兄,和众多百姓劝谏下,舜终于同意建国。

    几个月后,在历山一处平原上,舜举行了盛大的开国仪式。前来参加的人中,不仅有有虞、柏杨和雄陶三个部落的子民。另外周边的一些诸侯国的领导人,也在东不识的邀请下,亲自前来参加了这个声势并不算太大的开国仪式。为什么东不识会请得动这些诸侯国领导人?那是因为东不识如今的身份远比那些诸侯国领导人的地位还要尊贵。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