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玄幻小说 > 春秋英雄志 > 《春秋英雄志》正文 第三章 攻无不克
    改革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管仲一直默默在做,他做了七年。七年了,刀也磨利了,该亮剑了!

    第一个对象就是鲁国。

    当时鲁国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sd省南部,兼涉hnah和js三省小部分,齐国占据sd北部,两家是邻居,自古以来就有宅基地的纠纷,关系好的时候共同开发,关系不好那就只能扔板砖了。

    鲁国在齐桓公即为初年,一直是齐国的敌人。说实在,鲁国不想打(齐国是大国),但是小白不肯干休。

    鲁庄公(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的父亲鲁桓公被自己的亲舅舅齐襄公杀死(公元前694年),自己的母亲偏偏还跟舅舅好了,留在齐国不回来,自己好心送舅舅公子纠回国,偏偏还被另一个舅舅小白抢了先。

    小白当上齐王的第二年春天就派鲍叔牙攻打鲁国。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战争,齐国输的人尽皆知,大致过程如下:

    齐国派兵来打,鲁庄公很惶恐——打不过。恰好来了一个曹刿(hui)的人,认为当权的人不会打仗(食肉者鄙),问鲁庄公凭什么打退齐军。

    鲁庄公说,“衣服和食物,我经常分给百姓。”

    曹刿说,“小恩小惠,别人不会为你效死力的。”

    鲁庄公说,“那我经常拜神,给他们上供,神仙会保佑我的。”

    曹刿说,“神仙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想了想,只好说,“虽然不能明察秋毫,但是我经常酌情审判牢狱之案,百姓都夸我公允。”

    曹刿说,“主公尽忠职守,凭这个就可以跟齐军打仗了。”

    曹刿跟着鲁庄公打仗。齐人敲鼓要打仗,鲁庄公一想来都来了,输人不输阵,也想敲鼓,曹刿制止了他。齐军愣了,没见过不按套路出牌的,以为鲁军没听见,于是再次擂鼓。鲁军依旧没反应。

    齐军见鲁军怂了,不依不饶,第三次擂鼓,表示怂了也不行,我们大老远来,必须打一架。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来吧!鲁军擂鼓进军,一举打败齐军。鲁庄公大喜,马上就要追击,起码追在后面踹几脚。曹刿说不行,站在战车上远远看了一会儿,然后才说,去踹吧。

    就这样,鲍叔牙被撵了回来!

    曹刿战后很得意的说,“打仗,凭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我们打赢了!追赶中又怕中埋伏(夫大国,难测也),看他们旗帜都掉了,车辙也很乱,才肯定他们是真的败了。”

    此战之后,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曹刿也成为了食肉者。

    当然,齐国是大国。两年之后,甲十万,车五千乘伐鲁。

    曹刿再次领军,却三次败北,兑现了自己“食肉者鄙”的言论,丢了很多地。鲁国请求会盟,说自己小国,肯定不敢带兵器,希望齐国会盟的人也不要带。

    小白很高兴,也很大度,表示放心,我是大国,诚信为本,我不带。

    结果到了之后,不仅鲁庄公带着剑,曹刿也带着(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你有我没有,鲁庄公自然要把剑拔出来,表示同归于尽(亦无不死而已),还表示大家一起死,我先死在你面前(戮死于君前)。小白不想死,管仲就要拉着小白走。

    曹刿出现了,拿着剑立在当中表示,这是君主之间的事,旁人不要插手(无有进者)。

    管仲表示,我是来劝说小白,大家以汶地为边境。小白说当然行。

    目的达到了,曹刿和鲁庄公道了歉,然后让小白回去了!

    小白两次战争,结果一无所获,自然很沮丧。

    管仲一直充当鲁国的保护者,不是他博大,而是他知道时机未到。就是派兵去打,也只能耗费抢粮,鲁国就算打服了,还拿什么来争霸天下。现如今轮到管仲了,他用一种兵不血刃的方式,达成了目的。

    管仲捞钱,但是却明白钱不是最重要的。得益于他曾经的商人经历,他知道货币的本质,也知道货币在某些时候一文不值。

    当时齐国上层人穿衣服,丝织品主要是齐絺(zhi)和鲁缟这两种,按照学到的经济理论,管仲应该征收巨额关税,扶植本土的手工业,大力发展好地方经济。

    然而,管仲偏偏不是个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表示支持市场竞争,为经济全球化做贡献,在执政的第七年,废除了鲁缟过关的关税。不仅如此,他还让小白穿上鲁缟做得衣服,宫中上下都穿鲁缟做的衣服。要知道,小白在当时是国君,也是时代的引领者,具有充分的明星效应。小白这一代言,顿时齐国的有钱人纷纷效仿,跟着偶像潇洒了一把!

    顿时鲁缟价格飙涨,偏偏管仲够意思,为了保证鲁国能够一家独大的搞垄断经营,不允许齐国的百姓种植,违者严惩。为了让鲁国人彻底的疯狂,管仲还烧了一把火,他颁布命令,对贩卖鲁缟的鲁国商人施以重奖:贩缟一千匹,奖金若干;一万匹,奖金若若干,明码标价,概不拖欠。

    第一批下海的商人一下子发了,赶紧跑到鲁国,拿出定金来拼命预订各户的鲁缟。这下整个鲁国都疯狂了,家家户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女叹息,惟闻机杼声——都是钱呐。

    鲁庄公觉得自己放管仲回去的价值终于体现了。

    鱼儿都上钩了,正好该收网了。管仲收网了,他让小白一夜之间换上齐絺,于是齐国人纷纷表示鲁缟已经不符合潮流,表示布是故乡亲啊!

    鲁缟是鲁国生产一种细白的绢布,以薄闻名。有一句成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如今强弩都不穿鲁缟了,鲁国边境的鲁缟一下滞销了,这玩意产量太大,又不能转内销,也就是一夜之间,原先下了定金的商人几乎都跑了,只留下鲁国民众家家堆着鲁缟发愁。

    鲁缟拿过去是要卖钱的,卖了钱需要买粮食,如今鲁国里面都没人耕田了,那粮食从哪里来,没有粮食岂不要饿死了!就在这种担忧之中,鲁国粮价一下子攀升到了极点,又没有齐国的准平策略,储备粮也不够,鲁国顿时处处流离失所,逃入齐国的人很多。

    这下再也扛不住了,十个曹刿也不行啊!

    这就是管仲的制胜武器——粮食。

    说起来鲁缟属于消费品,粮食属于必需品,消费品可以不用,必需品那是必不可缺的(可以试试)。

    当然,商人在当时也是管仲的牺牲品,他们为了利益奔走,结果亏了本,估计能从管仲手里赚到钱的只有吕不韦和范蠡了!

    “夷吾用于齐,则鲁危矣。”

    施伯这一句话终于应验。但是面对齐国设套,竟然没有鲁国人醒悟,说起来也只怪管仲玩的太高端。要知道,这场经济战在两千年后看来都适合当教材,何况当初。大家都在奴隶社会,顶多明白供需决定价格,你管仲玩这套,太欺负人了吧!

    此役过后,鲁国表示愿当小弟——会盟尊齐(前678年十二月,齐鲁宋卫陈郑许滑滕:幽之会),并且心服口服(真心伤不起啊),参加了此后每次齐国发起的会盟。

    应该说这一战,让小白彻底相信了管仲,他开始意识到管仲正是那个能带领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人,将所有的权利都交给了他。

    管仲决定将这套战术进行到底,下一个倒霉的是楚国。

    管仲派人拿了二千万钱(数量是虚词,肯定偏高,不过这肯定跟管仲铸刀币有关)去楚国大肆搜购去楚国买鹿。

    楚文王听说后开心(不知死活),大言不惭的表示楚国多的是鹿。管仲经过鲁国一战之后,还玩了个新花样,让大臣隰(xi)朋悄悄地在楚国收购并囤积粮食(釜底抽薪)。

    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楚国也因此却误了农时(都去抓鹿去了)。管仲收网,下令封闭与楚国的边境。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逃往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不寒而栗)。楚国元气大伤,三年后向齐国屈服——尊齐。

    我查了下,楚文王之所以叫文王,是因为经天纬地曰文,表示无语。

    应该说,管仲的战术也在一点点完善。此次还专门跑到楚国收购粮食,可谓是双管齐下。也证明,越往后面,被坑的越惨。

    管仲下一把屠刀亮给衡山国。

    衡山国在齐国和鲁国之间,是小国,但是小国有小国的特色——盛产兵器。

    此时管仲的斗争艺术已经炉火纯青,小白说想要打(注意这个词)衡山国,管仲说没问题,就派人到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于是衡山国百姓纷纷放弃农业转而打铁(似曾相识)。又派隰朋去赵国,隰朋在赵国派人用15的价钱买入粮食,马上又50的价钱卖给自己,表示国内缺粮,要运回国(营销手段)。各国的商人得知,纷纷拉着粮食去齐国卖(好熟悉),包括衡山国的其它国家百姓都运粮卖给齐国。

    然后就在夏收前,齐国突然封闭关卡(图穷匕见)。

    齐国出兵,管仲的胃口已经不仅仅是打服了。此时衡山国已经无粮可用,兵器也差不多卖光了,又不能在别国买到粮食,鲁国(齐国小弟)攻占衡山国的南部,齐国攻占衡山国的北部,衡山国只得奉国降齐。

    衡山国,传承自周武王分封,享国三百多年,最后被齐吞并,司马迁书中都未有提及。衡山国为人所知,只因管仲《管子》一书,将此事叙述出来。

    说到底,管仲只有两套策略,抬高奢侈品的物价,购入粮食。但是这两板斧横行天下,说到底还是见识高人一等(别人听都没听过)。儒家推行三条政策,重农,减赋,克己复礼。重农的来源,正缘于此。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