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玄幻小说 > 春秋英雄志 > 《春秋英雄志》正文 第十章 众叛亲离
    范增离开后,项羽继续围困荥阳。

    此时荥阳已经断粮很久了,张良等人都认为不能再待在这里了,必须突围。可是城外楚军虎视眈眈,怎么样才能突围呢?

    以前围城作战,其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围城部队驻扎在离城十里左右的地方,防止城里面的守军突袭,也给了自己准备时间。

    那时候部队终究不可能多到在十里外将城池围住几圈,而是在要道驻扎好几支部队,一旦敌军突围,那么就立刻示警,而后大营里就会派出军队追赶,将突围的部队消灭。

    电视中常有那些传令兵杀出重围前去报信,那是传令兵们骑着快马。城内军队发动袭击,袭击围城薄弱的地带,守军示警之后,只能固守待援。这时,城内的军队虚张声势,引起注意,然后传令兵骑着快马,趁没人注意,赶紧悄悄溜走。

    只要集中力量,突围的成功性还是蛮高的。所以一旦守军放弃城池,那么就会安排好各路突围,往往先让老弱病残攻击,吸引注意力,自己率领精锐,骑着马,瞅准空档离开。

    刘邦想要突围,张良于是建议他先惑敌。

    何所谓惑敌?

    晚上城门打开,两千多身穿铠甲的女子先出城。

    楚军立刻准备防御,一看都是女人,反应就慢了一拍,有点奇怪。

    而后将领纪信坐着天子车驾出现,告诉楚军,我就是汉王刘邦,特意请降,快去告知霸王。

    纪信可能容貌和刘邦类似,加上又是晚上,楚军其实也没有多少人见过刘邦,一看这阵势,不仅山呼万岁。

    趁着纪信吸引注意力,刘邦带着亲信几十人悄悄溜走,逃到了成皋。

    项羽过来后,发现不是刘邦,大怒,将纪信烧死之后,攻下了荥阳。

    刘邦走前派周苛、枞(ng)公、魏豹等把守荥阳。周苛、枞公商议,魏豹反复多变,怕他投降,于是杀了魏豹。

    魏豹是魏王魏咎的弟弟,哥哥死后投奔楚怀王,而后率军又杀回魏国,当上了魏王。彭越一直在附近游走,于是投奔魏王豹,当了相国。

    魏王豹加入刘邦阵营后,彭越也跟随刘邦作战,事实证明,两人都是很识时务的人。

    彭城战败后,魏王豹脱离刘邦阵营,他对郦食其说,汉王傲慢辱人,我在他身边,对他的粗鲁早就忍受不了了,所以才离开。

    是啊,魏王豹是贵族,懂礼节、知进退,之所以跟着刘邦,那是因为你势大,所以强迫自己忍受你的无礼,如今你都要完了,我还跟着你干什么。

    刘邦派遣韩信攻打魏王豹,将他俘虏后放在荥阳,最终他还是死在了荥阳。

    项羽过来后,想要劝降周苛、枞公,两人反劝项羽投降刘邦,于是两人被烹杀。

    公元前203年,项羽继续进攻成皋,刘邦继续逃走,逃到了赵王张耳哪里。

    此时的张耳站稳了脚跟,此时的韩信还在修整练军。

    刘邦自称汉王使者,趁夜进入韩信军营,找到了曹参。曹参出面将部众召集起来,然后请出了刘邦。

    刘邦于是发号施令,将军队大部收归自己旗下。

    等韩信醒来后,才得知刘邦已经到了。韩信去拜见刘邦的时候,军队已经被刘邦掌控了大部分。

    刘邦说,我要率军攻打项羽,剩下的你带着攻打齐国吧。

    韩信只好听从。

    刘邦是汉王,韩信是臣子。可是汉王只是名义上的,汉王没了兵,韩信依旧可以不听他的,所以汉王不能没有兵。

    可是兵马都丢光了,只有自己逃出来了。于是刘邦先联络好曹参,而后趁夜夺取兵权,这招他不止玩了一次。

    刘邦有了军队,重整旗鼓,和项羽在广武对峙。

    李左车是赵人,封为广武君,此时的阵线已经到了赵国。

    刘邦怎么都打不死,而且还越打越多,项羽也心力交瘁。为什么刘邦屡屡战败,还是有人愿意跟他,为什么自己用烹杀、烧死来威胁,那些人还是不肯投降。

    此时,彭越也闹出了动静。

    彭越于是单独领军作战,不过由于刘邦跟他有旧交,两人关系还算融洽。彭越跟项羽麾下多次交战,还都打赢了,所以不愿意投奔项羽,算是旁观者的角色,指望着从最后的胜利者中分一杯羹。

    项羽围攻荥阳的时候,韩信在动,彭越也在动。彭越趁机攻下了睢阳、外黄等地十七座城池,还不时的截断项羽的粮道,让项羽极为恼怒。

    可是手下又打不过彭越,无奈项羽只好命令曹咎守住成皋,自己则率领军队攻打彭越。

    曹咎是项梁的朋友,昔日项梁犯罪,曹咎写信给秦国为官的司马欣,由司马欣出面,才让项梁免罪,算是老资格了。

    后来司马欣担任秦国长史,成为秦王,我想也有一定恩情在。司马欣背汉归楚,于是投奔老朋友曹咎门下,希望有一天东山再起。

    项羽告诫曹咎,我不在这里,你千万不要作战,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万事等我回来。

    等你回来要多久?

    项羽说,十五天而已,十五天平定彭越。

    曹咎一一应允。

    项羽率军攻打彭越,彭越节节败退,所得的城池又失去,再次沦为游击队。

    项羽非常自信,天下没有谁比自己更精通作战了,不管多有名的将领,在他看来都是破绽百出、不堪一击。

    公孙渊造反,司马懿远征。

    曹睿:公孙渊会采用什么战法呢?

    司马懿:上策莫如跑了,中策就是依河作战,下策就是守住襄阳。以公孙渊的为人,恐怕就是先作战,而后死守了。

    魏明帝曹睿问司马懿,此次出征要多久呢?

    司马懿掐指一算,去一百天,作战一百天,休息六十天,回来一百天,一年吧。

    战事虽有波折,比如下了大雨,将军们要求休息之类,不过司马懿还是稳定了军心,在规定日子里杀了公孙渊。

    项羽起码对自己的对手很了解,却不了解自己的队友。

    此时的刘邦已经攻下了成皋。

    听闻项羽离开攻打彭越,刘邦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率领军队开始反攻成皋。

    曹咎听从项羽的命令,死不出头。

    刘邦就派人在下面骂,一连骂了四五天,可能玩了很多花样,比如示弱诱敌之类的。

    所谓的泥人也有火性,曹咎认为,与其站在城头被这样羞辱,还不如战死好呢。

    于是曹咎率军出战,不出意料的大败,连成皋也丢了。

    成皋是楚军的基地,兵粮、战械、将士的家眷,一股脑的全丢了。

    曹咎极为内疚,悔恨一时冲动竟然丢了成皋,如何向项羽交代啊。想来想去,曹咎于是和司马欣自刎,算做交代了。

    刘邦一鼓作气,派军将楚将钟离昧围困在荥阳。

    项羽于是回军荥阳,回来后发现围城的汉军全都跑光了。

    此时的汉军躲在城里,任凭你项羽叫骂,就是不出战。

    于是项羽派人把人质带过来——刘邦老爹。

    项羽将刘父放在高台之上,对刘邦喊道,你再不投降,我就烹杀了你父亲。

    刘邦说,你我当年约为兄弟,我父亲既是你父亲,你若要烹杀,还望给我留杯汤。

    说完,刘邦回去了。

    项羽大怒,你以为我不敢杀吗?

    关键时候,项伯出现了。

    项伯说,如今大战,天下还不知道是谁的。刘邦是做大事的人,你杀了他父亲,他也不会投降的,可是那么做,项家就跟刘邦结下了死仇。一旦刘邦得了天下,那么必将对项家人赶尽杀绝,你要为你的同宗想想啊。

    项羽其实是个很实际的人,用兵的人都很实际,因为你要详细的评估敌人,也要正确的认知自己。

    项羽很喜欢烹杀人,嘲讽自己的,反对自己的。那些人在自己手上,无法威胁自己,那么杀了就杀了,又能如何?

    可是刘邦不一样,这家伙有能力、有野心,万一得了天下,那么我们项家就完了。

    于是项羽留下了刘父,无他,只是因为刘邦能够威胁他。

    卫斯理小说中,云南一直马队往缅甸、泰国运送上好鸦片,为了怕人劫货,晚上会将货物藏好。

    马队遇上了一股上百人的溃兵,溃兵很快将他们制服,问他们货物藏在哪里?

    马队的人自然不肯说。

    溃兵首领于是命人将马队的人严刑拷问,烹杀、剥人皮,种种手段都使出来,只是为了能够得到货物。

    白老大出面制伏了首领,对他说,两军阵前,你若是能拿出这种凶狠,也未必会输。可你阵前贪生怕死,对百姓们反而凶狠残暴,留你这等人何用。

    项羽也是那类人。

    项羽俘虏了刘邦的很多亲属,夫人吕雉、爱妾戚夫人、刘父等等,不是他不想杀,而是他不敢杀。

    当初吴三桂造反,清廷内部对于吴应熊也是犹豫不定,毕竟杀不杀人家都反了,不杀还可以捏在手中做个筹码,万一将来不行了,还可以谈谈条件。

    康熙坚持要杀,最后杀了。

    杀了之后,吴三桂和清廷没有了丝毫余地,双方你死我活的较量一番,最后康熙占优势,打败了吴三桂。

    康熙很执着,你敢反,我就敢执行违约条款,不然何以威慑其他的诸侯王。

    不杀的话,朝廷里的那些家伙总想着谈判,只要能保住他们的富贵,他们什么条件不敢答应,把半壁江山割给吴三桂,或者自己直接救下吴应熊,而后投奔吴三桂求取富贵了。

    电视剧中,孝庄说,他吴三桂真的得了天下,我们就算退回关外,他也容不下咱们。

    于是,吴应熊死在了刀下。

    项伯其实很稳妥,他做事考虑的都是家族,当然也有自己的利益,所以项羽兵败后,他依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过相当于拿侄子的天下换的,所以为人所不齿。

    不过,此时的项羽,就算杀了刘父等人也无济于事了,只是有些歇斯底里罢了,因为他身边已经没有值得信赖的人了。

    刘邦躲回了城中,这个人一天不死,我一天不能安稳。

    项羽于是心生一计,派弓箭手埋伏好,自己去约刘邦谈判。

    项羽说,你我征战,使得天下永无宁日,百信劳苦。不如你我单挑,谁赢了算谁的,怎么样?

    你觉得你这么说有诚意吗?

    刘邦于是反唇相讥,说你言而无信,当初楚王说先入关者称王,你偏偏把老子封为汉王,老子就算打赢了你,你也不会认输的。

    这就是输人不输阵了。

    这还不算,刘邦开始历数项羽做的坏事,楚王说不许掳掠,你到了咸阳后放火烧屋子,连杀带抢,坑杀了二十万降卒,还杀了子婴,最后连楚王你都杀,你说你是不是无情无义寡廉鲜耻。

    刘邦说的开心,忽然对面一箭射过来,射中了刘邦胸部。左胸是心脏,右胸是肺叶,估计是右胸,反正不算是要害部位。

    说不过就动手,刘邦中箭后弯下腰,中气十足的大骂,你射中老子的脚趾了。

    张良等人迅速将刘邦抬回去。

    刘邦受伤的消息很快传开,汉军们将信将疑,军心浮动。刘邦于是忍着伤痛,强撑着在外面转一圈,表示我死不了。

    汉军军心这才稳定。

    受伤后一动不如一静,刘邦这一动,病情加重,只好回成皋养伤。

    项羽于是率军跟进,派人去骂战,非要逼你出战。

    于是刘邦有样学样,派遣军中的神射手楼烦出击,将前来挑战的人都射死。

    一连损失好几个人后,项羽军中一人披上了铠甲,站在两军阵前挑战。

    楼烦于是拉弓,准备射箭。

    那人瞪着眼睛,发出了咆哮的怒吼。

    楼烦吓坏了,跑回军中不敢出来了。

    按医学上讲,楼烦是受到了强烈刺激,从而引发了心理创伤。犹如胆小的人看了恐怖片,吓得晚上不敢出门。

    刘邦听说此事后,特别好奇,于是让陈平打听打听那是谁,看能不能挖过来。

    陈平一打听,回禀说,那就是项羽。

    刘邦哈哈一笑,项羽已经被自己逼到这个境地了。

    项羽确实已经到了绝境,他最后的支撑也倒了。

    听闻龙且被杀后,项羽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会战败了,于是他听从谋士的意见,派遣武涉去说服韩信,让他中立。

    而此时,韩信得知,刘邦封他为真齐王,喜不自禁。

    武涉找到了韩信,对他说,如今天下就在你手中了,你从楚则楚胜,从汉则汉赢。项王如果败了,刘邦接下来就会对付你了。不如趁此时机,三分天下,可好。

    韩信拒绝了,他知道,项羽不过是缓兵之计。没有自己参与,项羽完全可以击败刘邦,只是花的时间长一点,那么项羽接下来再对付自己,也就容易多了。

    韩信说,汉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我不忍背叛他。

    武涉不甘失败,找到了蒯(kuai)通。

    蒯通是韩信的谋士,也期待着封侯拜相,将功名寄托在韩信身上,自然希望韩信三分天下,甚至坐拥天下了。

    蒯通对韩信说,我会相面。

    韩信很感兴趣,为我相相面如何?

    蒯通说,从将军的面相看,不过封王罢了,而且必有灾祸。从将军的背相看,贵不可言。

    韩信默然。

    蒯通对韩信说,我看齐王谋划事情,思虑周全、做事稳妥,齐王又谦下待人,士卒亲附,足可以争天下了。

    韩信说,没有汉王,哪有我今日的风光。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

    韩信重恩,源于他困顿的生活,他估计发过誓,如果有人始终待他好,那么他定会誓死报答,所以背叛刘邦,就是违背承诺。

    刘邦本是韩信盟友,韩信已然被封王,为了摸不着的好处而与刘邦产生隔阂,把朋友变为敌人,那是愚蠢。

    项羽之所以害怕,不仅仅怕自己,还怕刘邦、英布、彭越。如今大包围的战略已经达成,自己是其中重要一环,一旦自己反水,项羽跳出牢笼,那么再想困住他就不容易了。

    得势的时候,不赶尽杀绝,万一对方喘过气来,死的就是自己了。

    所以韩信坚定的站在了刘邦这一边。

    项羽见无法说动韩信,于是派人主动和刘邦讲和,表示咱们以鸿沟为界,东边归楚,西边归汉,两分天下,可好。

    当然项羽很无奈,因为一直正常运转的军队,需要粮草补给,也需要人员补充。

    刘邦有萧何,他的粮草、兵员没怎么断过,项羽就不一样了,士兵的粮食说不定都要靠掠夺,尤其是范增也走了,后勤工作都不知道是谁在做。

    刘邦很爽快的同意了,因为合约签订后,老爹老婆全都会被送过来。坦白说,刘邦是很顾惜自己的人,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哪有功夫理别人生死,但当飞黄腾达的时候,总还是愿意照顾自己人的。

    如果学刘邦,那么首先要学会跑,任何时候都要知道,自己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活着才有威慑,才能有机会赢。

    百折不挠,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也不是说非得撞破南墙,换条路走也可以,这是第一点。

    其次,就要机智。要学会灵活变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死何为,也会说,城下之盟,即便不遵守也没什么。刘邦弱势的时候蛰伏,强势就撕毁协约,因为大家都是这么玩的。

    顾忌太多,就会像绳子一样把自己缠的死死的。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