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玄幻小说 > 春秋英雄志 > 《春秋英雄志》正文 第二十七章 最佳拍档
    从历史上看,好的君主能够成事,不仅仅是自己厉害,手下必定人才辈出。

    刘邦没有韩信、张良,也笑不到最后,所以他总结的很好,此三人皆人杰也,我用之,此我所以得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刘彻是人才,很聪明。可是历史上聪明的君主太子多了,未能成事,也有很多。

    晋惠帝太子司马通,年少聪明。

    一日宫内失火,晋武帝站在高楼观望火势,司马通拉着爷爷的衣襟说:晚上失火,可能有变,陛下不能站在看得见的地方。

    司马通方五岁,晋武帝大奇之。

    晋武帝和司马通去看宫中养的猪,各个肥硕。

    司马通说:猪既然肥了,为什么不杀了养士人,还让它们在猪圈内浪费粮食呢?

    晋武帝大喜,抚着司马通的背说:以后兴旺我家的,定然是你了。

    后来司马通为太子,因为皇后贾南风被废,早亡,并未如预言说的兴旺司马家。

    杨广、陈叔宝,都很聪明,手下也有很多人才,可是终究亡国,最惨的还是崇祯,明朝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用人才,可是大厦将倾,终于还是亡了。

    刘彻能够即位,他的聪明并非主要,王太后聪明才是主要。

    刘彻能够建功,他的才能并非主要,手下人能干才是主要。

    刘彻的第一个帮助者,是公孙弘。

    公孙弘被举荐为贤良,见到刘彻。刘彻是实用主义者,既然是人才,那就用用吧,于是派他出使匈奴。

    公孙弘专研《公羊传》扬名,可能隔行如隔山,回来后汇报的一塌糊涂,直接被勒令回家了。

    用然后知不足,回家后的公孙弘再接再厉,想明白了之前还不算明朗的道理,威望也更进一步。

    那时候汉朝的人才举荐制度,差一点走了周朝的老路,全靠贵族和内部推荐。刘彻对此大为不满,他认为春秋战国那么多人才,很多一文不名。

    远的不说,刘邦所重用的人,萧何、曹参是县吏,周勃、王陵、灌婴都是豪杰,樊哙是屠户,陈平家贫,韩信连饭都吃不起,贵族也就是张良了。

    贵族和平民的人才比率相差太悬殊了,放今用人之际,又要打匈奴,怎么可能只用贵族呢!

    赵绾、王臧极力推行贤良制,希望用新鲜血液能够推动国家发展,提拔人才、重用人才,让国家进入良性循环。

    当然,这种选拔偶然为之,是不会对国家造成深远影响的,因为这种选拔制度的人才,并不能形成长远的利益圈子。

    有个笑话:

    公务员考试,有个人找关系进来的,怕别人看不起,于是说自己是考进来的,然后就被孤立了。

    不同的选拔方式,总是会形成不同的圈子,关系人脉网。

    为了将贤良制固定下来,刘彻定期让官员们推举贤良。

    公元前130年,刘彻再次下诏。

    菑(zi)川国选来选去,无有过公孙弘者,于是举荐他上任。

    公孙弘说:我曾经去过,但是陛下又让我回来了,何必再去。

    菑川国人说:商鞅见秦孝公还见了三次呢,你才一次而已,何况除了你也着实没有人了。

    公孙弘此时已经年近七十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十年之后再次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应该说,那时候已经有了科举制度的萌芽。

    地方推举的贤良,刘彻并非照单全收,会进行考试,让他们阐述治国之策,而后由丞相等人选出好的,呈交刘彻阅览。

    刘彻拟定考题:天人之道。

    公孙弘写就一篇文章,阐述要凭才干任官职,无用的建议不要听,要节省民力,无用的器物就不要造了,要让百姓能够休息,赏有功罚有过,仁义礼智信的治国之道不可废,如此就是顺天承命,可以皇帝诏曰了。

    综观此文,立意一般,对策平平,于是考官们将其列为下等。

    刘彻看后,却认为很对,亲自将文章提拔为第一,老人家都七十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志气可嘉,古时候的姜子牙不也是这个年纪嘛。

    出于种种考虑,刘彻又拜公孙弘为博士,待诏金门。

    清朝时科举,有个书生下笔慢,别人交卷了他还没交,请求主考官给他几根蜡烛,因为天黑了看不清。主考官很同情他,知道科举不易,于是给了他几根蜡烛。考着考着,书生又饿了,于是又要了几个馒头,终于交完了答卷。

    康熙听后,认为其好学不倦,是苦学之人,于是提拔他为状元。

    做君王的,总要考虑文章外的事,激励督促学子们,给他们点希望和盼头,同时也要顾全人家的声誉。

    公孙弘都七十了,七十古来稀,如果刘彻再不用,人家万一被诸侯王所用,还偏偏是一个姜子牙,刘彻不就成了纣王了吗,卫子夫对应妲己。

    刘彻于是要用,既然用就要树立典型,给个第一名,让天下人知道,就算你七十了我也愿意用,就算曾经举荐失败过,还是有再被重用的机会的,有了底线之后,他们就不会灰心,保持对上面的恩德。

    公孙弘呢,反正你都七十了,就算朕不愿意用,就养着你好了,还能活多久。

    公孙弘此时博学通达,他见多识广,对道理的领悟已经到达了一种极高的境界,所谓乐学生妙用,于是上书刘彻,阐述治国的道理,赞誉了周公。

    刘彻看后一笑,问公孙弘:你是周公吗?

    公孙弘说:不敢。牛马虎豹桀骜难驯,可是一旦驯服就对人非常温顺,工匠将木头做成车轮,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融化金石炼制兵器、乐器,也不过数月时间。人的性格难道比木头、金石还硬,如此看来,教化百姓也不必花很长时间。

    刘彻听后讶异不已,至此对公孙弘高看一眼。

    公孙弘此后,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刘彻对他并非言听计从,公孙弘对刘彻的政策也非全盘赞同,也有出言反对,可是他的精明之处在于,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不阻挠刘彻做事。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刘彻并不想要一个唯唯诺诺的朝廷,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嘛。

    可是兼听归兼听,你不能妨碍朕做事啊。刘彻推行国策,遇到阻碍,自然就要铲除,好在公孙弘守谦退之节。

    汲黯对公孙弘很不满,对刘彻说:公孙弘位居三公,可是每顿饭只吃一道荤菜,用俸禄来接济贫困的士人,不过是个伪君子,为自己邀名罢了。

    刘彻叫来公孙弘,问他怎么看汲黯的指责。

    当初窦婴和田蚡当庭争辩,吵得不可开交。韩安国劝说田蚡,窦婴说你坏话,你不应该反驳,跟泼妇骂街似的。你应该向陛下请罪,坦诚自己的错误。如此一来,公论自然觉得你谦逊,窦婴也会羞愧不已的。

    田蚡听后怃然自失,他没有想到这点。

    公孙弘想到了,公孙弘对刘彻说:汲黯说得对,我这人就是太虚伪,我回去就改,以后一顿饭吃十个肉菜,妻妾穿拖到地上的绸缎,也不去接济那些士人了。

    刘彻大笑,对公孙弘说:你做的并没错,朕不过是想听听你的解释罢了。

    此次论对,公孙弘完胜,汲黯反倒落得个嫉贤妒能的名声。

    公元前124年,丞相蔡泽去职。

    刘彻的丞相,有好下场的可不多。蔡泽兄呢,史书评价:无所为,亦无所恶,乃全其性命,幸也。

    无为而治还是有些好处的。

    刘彻想用公孙弘当丞相,认为他有晏婴的遗风,虽然还差点。可是从来担任丞相的,都是侯爵,无论是挣来的也好,继承的也好,无一例外,不好破例。

    可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刘彻下令将平津650户给公孙弘,封他为平津侯,这就不算违例了。

    刘彻开了先例,公孙弘也确实蛮合格的,于是以后丞相封侯就成为惯例,传了下去。

    公孙弘决定了两个重要人物的生死。

    一个是当时的大侠郭解。

    郭解兄没有孟尝君的地位,却是孟尝君一样的人物,名满天下,朋友多,徒弟多,势力也大,豪强也。他的事迹,被司马迁列入了豪侠传,称得上是郭巨侠了。

    巨侠很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私铸钱币,盗人坟墓,拦路抢劫的事都做过,但是名声不错,很会做人,成为教父科里昂样的存在。

    那年头法律不完善,大汉天下也着实不那么公平,所以法律解决不了的事,大家喜欢找巨侠帮忙。人情社会,你找人帮忙,那么人家也会反过头来找你。

    巨侠运气好,犯了事总是遇到特赦,什么皇后上位,皇帝有儿子了,随着他声名鹊起,也在一方安家落户。

    他的外甥靠着舅舅的名气,结交豪侠,和人家喝酒,非要人家强饮,被人一刀捅死,凶手下落不明。

    巨侠的姐姐听后很是愤怒,将儿子尸体往路上一扔,你外甥死了你都报不了仇,算什么巨侠。

    巨侠于是下达追杀令,一定要杀了凶手。

    凶手走投无路,于是找到巨侠,将当时的事说了一遍,表示我人在这了,你杀了我报仇就好,反正我没错。

    巨侠听后,悠悠的说了句:我那外甥该死,不干你事。

    巨侠放了凶手,此事传出去后,大家都称赞巨侠为人没的说,是个好男儿。

    巨侠都不追究了,当地官府自然不敢生事,于是杀人就此揭过。

    律法不取决于朝廷,而取决于巨侠的一句话,这才当时很平常,由此可见巨侠的号召力,豪强的威震一方。

    豪强都如此,诸侯王更别说了。

    偏偏巨侠也懂以德服人,他来回路上,人都让道,唯独一人坐在地上,对他理都不理。

    巨侠觉得那人不一般,于是问人家姓名,人家也不理。

    巨侠的门客要杀了那人,巨侠说,乡亲们不尊重我,那是我的缘故,杀人不能让人尊重。

    于是巨侠派人找到官府,让他们不要征那人的徭役,算给自己一个面子。

    巨侠的面子,官府自然给,于是无人去找那人的麻烦。

    算了算,旁边的人都去服徭役了,唯独没找自己。那人很好奇,一打听才知道是巨侠打了招呼。

    那人也是人才,负荆请罪,可见有点学识,自此对巨侠肝脑涂地。

    巨侠的名气更加响亮。

    有名到洛阳的人有了争执,当地人都摆不平,只好请巨侠出面。

    巨侠的面子,双方还是给的,于是想要和解。

    关键时候,巨侠说:强龙不压地主,我是外来人,做了和事佬,洛阳的同道太没面子了。你们既然愿意和解,那么等我走后,你们听从本地同道和解,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打开天窗,心里敞亮。

    江湖人就讲一个面子,此语一说,洛阳同道心服口服,巨侠兄影响力进一步扩张,有口皆碑。

    当然,江湖上的事情很复杂,巨侠兄也不能包打天下,能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然后才收钱,很公道。做不了的事,也要尽心,你们双方你死我活归你死我活,对巨侠兄的为人,那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有的人做的里外是人,有的里外不是人,这是为人的艺术。

    刘彻不喜,大家都听巨侠的,巨侠说话说话比皇帝都管用,到底谁是皇帝?

    公元前127年,刘彻打算将各郡县的富户们迁移到茂陵。

    茂陵是刘彻的地下陵墓,他和秦始皇一样,从即位就开始修,其实很早就有了一定的规模。

    古人的坟墓,并非说要建在穷乡僻壤,开山凿陵,让人找不到。

    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有的地方能成旺市,有的则成为鬼城。同一座城,有的街道很有人气,有的则心远地自偏。便是如今的设计,风水在布局中也占很大一块。

    可以想见,数千年来,凡是风水俱佳之所,必有人烟居所。古今以来的大城市,说来都是处于风水宝地。所以好的风水,是不避讳人的,反而以人旺盛来判断此地的凶恶。

    韩信为母亲选择的地方,地势开阔,可以住得下一万户人家。

    秦国公子名将樗(chu)里疾选择坟墓时,感慨的说,此乃宝地,百年后一定位于天子宫殿正中。

    后来汉朝建国,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对其坟墓。

    于是风水师将樗里疾认作是风水学的祖师。

    刘彻选择茂陵,自然希望那里有人烟,很明显人越多,越没人敢于挖坟掘墓,算是自己的护卫队。

    按说迁移一般百姓就好,可是那些人并不富贵,茂陵要是愁云惨淡,传出去也不好。

    于是刘彻决定募集富户,但凡家产超过三百万钱的,都要到茂陵去。富户们在茂陵附近修建府邸,那里自然繁荣茂盛,自己九泉之下,也算有光。

    而且一举两得,自来钱权不分家,豪强多是富户,将他们迁移到茂陵,便于集中管理,那么地方上行政阻力就不大了。

    巨侠兄按家产说,不够迁移标准,可是无奈名声太响,也可能是刘彻故意要整他,于是算作特例,上了名单。

    巨侠兄自然不想走,官府不敢强制要他走,可总不能拖着吧。

    巨侠于是开始活动。要说巨侠兄真不是一般人,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位非常有权势的人——卫青。

    卫青沙场建功,成为大将军,姐姐是皇后,外甥是皇长子,要说地位比他高的,说出来有人听的,还真没有别人了。

    卫青于是去向刘彻求情,对刘彻说巨侠其实没有那么多家产,不够迁移的标准,不过是一般人,只是名气大而已。

    然而面对卫青的请求,刘彻却说了一句意想不到的话。

    刘彻说:能让大将军为他求情的人,也不是一般人吧。

    卫青听后,吓的不行。伴君如伴虎,就算以他的功名地位,连替一个人求情都求不了,可见刘彻虽然重用他,可是对他并非没有戒心。

    卫青自然不敢再惹此事,他以后也不替人求情,刘彻说什么是什么,明白了自己在刘彻心中的地位。

    巨侠虽然江湖上名气大,可是在刘彻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郭解。他之所以在这件事,不惜驳回卫青的请求,正说明了他的顾虑,他不希望卫青和豪强有关系,不希望卫青结交外人,有了自己的势力,只希望他听命于自己,做一个懂进退的人。

    此后的卫青更加低调,这是刘彻的御下之术。

    巨侠无奈,只好搬家。听说巨侠要走了,各地前来送行的不计其数,凑份子给巨侠,你在哪里好好生活,结果份子钱就有一千万钱之多。

    巨侠这一走,他侄子气不过,就把提议让巨侠走的县椽给杀了。

    此事闹大,巨侠于是安置好母亲避风头。

    官府查到了巨侠朋友家,朋友自杀来为巨侠开脱,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巨侠还是落网了。

    落网之后就查,关键真不是巨侠授意的,很多人争相说巨侠的事迹,称赞巨侠是个好人。

    一个儒生说:郭解作奸犯科,算什么好人。

    当夜,儒生被杀,割了舌头。

    此事影响极其恶劣,而巨侠依旧不知道是哪个好汉为自己出头,他其实不想把事情闹大的。

    官府最后调查清楚,报告说郭解不知者不罪。

    公孙弘对刘彻说:郭解不知情,比他知情更可怕。他都没下令,就有人争着帮他杀人,他要是下令了,亡命之徒岂不更多了。

    公孙弘坚持,杀。

    那就杀了吧。

    巨侠终于走完了最后一程,他没想到,自己的生死竟然掌握在一个七十的老头身上,真是世事难料啊。

    不过,从朝廷的角度上,公孙弘确实没做错。

    巨侠死后,家族也一并被铲除,应了那句话:尸首弃之荒野,党羽逃去无踪。

    公孙弘没有被郭解的党羽所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