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玄幻小说 > 春秋英雄志 > 《春秋英雄志》正文 第三十一章 豪强之患
    提起主父偃,想起主父这个姓氏,都有些特立独行。据说此姓发源于赵武灵王,这位大哥号称主父,于是有人以此为姓,听你来怪怪的,用如今的话说,我姓你爸爸一样。

    不过,此说附会居多。

    曾听闻英国科学家图灵吃了染了硫化氢的苹果而死,故而乔布斯以吃了一口的苹果作为标志。此说流传甚广,据说采访乔帮主时,主持人还专门这样问了,问他是否为了纪念图灵。

    乔布斯说,很遗憾当时没能想到这一点。

    做人勿自欺,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我很欣赏这种坦诚。在这个社会,想要保持做人的本色,最好如乔帮主一样功成名就,黑t恤牛仔裤出现在发布会上,不然真的很难。

    很多合情合理的论断,却并不符合事实。

    主父偃借助卫青登堂入室,本人确实才华横溢。他对世事看得很透彻,需要给他一个合理的定位,就以三国的谋士为基准。

    诸葛亮谋略,多为正大光明,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会用过于阴损的计策。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三国中名声不错的谋士,算是国士。

    贾诩深谋远虑,能够在困局之中找到最佳路线,所以保得身家性命在,在哪里混的都好,算是人不为己的谋士。

    荀彧和曹操前期匡扶汉室时携手,后期反目身死。荀彧算是治世之能臣,很有原则,明知对自己不利,依旧坚持到底,算是尽忠的谋士。

    司马懿虎视狼顾,笑傲到最后,一举多得江山大权,算是谋略深远,能透过种种纷争,看到最后结局的人。

    郭嘉计谋出众,论断精辟,所谋无所不中,可惜不知自惜,年纪轻轻就身死了。

    主父偃的名言:大丈夫生食九鼎,死亦九鼎而烹。

    为人做的快意就好,主父偃从没想过全身而退,对身后之事所虑也少,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能够存活至今,风光无限,所依仗的无非是君王宠信罢了。

    主父偃不是贾诩、司马懿,他善用阳谋,所图的也是个人利益,全面分析来看,与郭嘉最为相似。

    刘彻为自己修筑茂陵,主父偃建议说,法制之所以难以推行,正是地方上有太多豪强。这些豪强勾结地方官员,做了很多违法害公的事,不惩戒他们,就无法顺利的推行法令。

    别说古代了,就是在乡野间,也不能说豪强之流完全泯灭。

    电影《天狗》,讲述的就是上世纪十年代,退役的士兵担任护林员。那时候民生凋敝,又是农业补助工业,农村的百姓一年到头都没见过几个钱,便选择了最方便的方式——卖树。

    护林员自然不让,大多村民也就算了,但村中有三兄弟,人多力量大,在村子内想来无人敢惹,别人不敢砍树,他们敢。白天不敢,晚上偷偷来,护林员势单力孤,报警不管用,打报告不管用。

    最后护林员和三兄弟你死我活的拼了一把,因杀人罪而被判刑。

    《三体》里的故事,更加让人心酸。

    一个外国人继承了大批财富,在八十年代来到了中国,自愿种树,想要保护环境,当地自然大力欢迎。等到树木长成后,村长一声令下,全村男女老少便去砍树去了。

    外国人很哀伤的站在那里,没有阻止,他只是想,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于是一群对地球人失望的人,将希望寄托在外星人身上,为他们引路,不知道外星人活的也是水深火热,直观的认为,总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无论对统治者还是百姓,最佳的莫过于有一个统一合理的王权在,能够保障自身的生命财富安全。

    人强弱不等,瘦弱的总是希望能够讲道理,最怕别人动不动就捋袖子,而有些人仗着身高力强,不得理的时候,反正没人看见,先打你一顿再说。

    公正的法律,给了大家一个相对公正的渠道。我受了你欺负,你在当地势力大,我斗不过你,只好找比你更厉害的评理。你再大,总大不过法律吧。

    当然碰见那种真打得过法律的——公主、皇子、皇帝,那你只能指望强项令董宣、包拯那样的人了。

    《宰相刘罗锅》里,有一个很精彩的段子:

    刘罗锅跟乾隆讨论法律,其中有一条:掘人坟墓者死。

    刘罗锅:当初陛下为了修建陵寝,不是曾砍了明十三陵的树吗?

    乾隆一时语塞,随即大怒:好啊,你竟然扯到朕头上了,既然这么说,朕在这,你来治朕的罪,来啊。

    弹幕说,皇帝开始耍流氓了。

    皇帝耍流氓,谁也挡不住,除非你能废了他,不然他是君主,你还能如何?

    刘罗锅:微臣自然不敢。只是这律法不对,应当改一改,改成掘墓见尸者死,掘墓不见尸者,流放三千里。

    皇帝气笑了:你让朕流放自己三千里?

    刘罗锅:陛下不正是要南巡嘛,一路视察民情,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皇帝开心了,大加赞赏,于是就此修订了律法。

    皇帝作为统治者,本身就是法律的最高意志,也常常做些知法犯法的事。可要是都乱来,岂不乱套了,于是也装装样子,不让官员们跟着放火。

    然而皇帝只是统治阶级的最高代表,统治阶级还有许多人,这些人仗着关系,比如家有免死金牌,行事也多有不法。电视剧中,包拯都不敢和免死金牌相违背,可见其威力。

    统治者们既是法律的执行者,他们制定了规矩,又是法律的违背者,因为他们利用种种影响力,抵消了法律的制裁。

    影响力大点的,亲属是内阁成员,自然无人敢惹,他们也懂规矩,平日里也犯不上得罪人。

    有人说家里开小店,附近有一ktv,里面的小弟来买烟,买完后不给钱。他母亲自然不愿意,那小弟仗着权势,将他母亲打伤住院。

    ktv的老板便提着水果前来医院探望,赔了汤药费,希望此事就此了结。

    他家本就无权无势,自然息事宁人。

    其实无论是谁当老大,都是希望和气生财的,放高利贷的也不想砍人手指,大家都按规矩来岂不很好,可是总有人不按规矩,于是不得已的时候,只能用点手段了。

    ktv老板若是那种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惹得民怨沸腾,那么决不能长久。按照高手在民间的说法,万一惹到了某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却是隐藏极深的boss,那么就一山另有一山高了。

    小点的,无权无势,可是家中壮丁多,打架的人多,百姓们怕被报复,敢怒不敢言,这些人自然算不上入流,可也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那种让人讨厌的存在——谁会喜欢跟这类人打交道。

    一篇文章曾说:

    在火车上,一个外国人劝阻两个乘客不要吸烟,结果其中一个挑衅的一口烟喷到了他脸上。外国人耸耸肩,坐到了座位上。乘客不依不饶,走过来,又是一口烟喷到了他脸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外国人还是忍了下来,起身到了其他车厢内,留下两个吸烟的乘客大笑不已。

    列车上吸烟,大家都不喜欢的,女人小孩都只能忍,然而大家都不想出面,因为生怕劝阻不成,人家动起手来,吃亏的是自己。就算叫来乘警,乘警也不过批评教育几句,对方道道歉,乘警也劝你,大过年的,都不容易,平平安安回家,少点事。

    你挨了打,满车无人援手,最后还要忍气吞声的接受道歉,对方虽然道歉,眼睛里却满是笑意,你能奈我何?

    你不依不饶,最后警察要调查,将你们带入警局,又是笔录又是什么,烦得要死,你说你惹谁了?

    目睹了整件事情发生的作者,也不会出面帮助外国人,而是将此事写成文章,发表在《读者》上,探寻我们失去的礼仪。

    两个抽烟的乘客,就属于最不入流的恶霸,妨碍社会秩序。只要群起指责,或是叫来乘警,是有可能将他们制服的,只是大家都不愿意,就算在外国人出面的时候,大家依旧是看戏的样子,内心里渴望外国人出面教训他们一顿,眼神中带着鼓励,却绝不参与。

    沉默的大多数,你我都是。

    很多人都在竭力避免麻烦,谁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应付层出不穷的事。一切都在于,社会中寻求公道的成本过高。

    曾经有一个校园欺凌的案子,父亲为儿子寻求公道,将校园内欺负自己儿子的人告上法庭。

    父亲在法庭之上,坚持声称,他们长久以来的欺凌,已经对孩子身心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关键这是心理影响,法官也没有判断依据,于是便派遣了一个法官和助理去上海,约好时间让心理专家对孩子进行专业判断,拿到依据之后再返回去。

    我问助理,你们在上海住的如何?

    他说:住宿费标准是500一间,从周三到周日,两个人各一个单间。

    我:那为什么两个人?

    他:两人为公嘛。

    我:我出差都是和同事住一起,你们为什么不住在一起呢,还能省些钱?

    他:外出本就没人愿意,住的差更没人愿意出来了。我们公务只有周四一天,后面几天在上海访亲友,回去报销,所以你看我在上海上学,我来了,我同事在上海有战友,他也来了。

    我:这笔钱是谁出,是原告吗?

    他摇摇头:怎么会,原告只要出自己和孩子的差旅费就好,我们的是单位报销。

    我:那原告赢了,这笔钱肯定要被告出了。

    他:嗯,也差不多。如果鉴定,欺凌确实对孩子造成影响,那么被告肯定要进行相应赔偿的。

    我感叹:其实现在也公道了啊,要是以前,这笔钱肯定要原告出,还要给你们点辛苦钱。不过,这压力却转嫁在纳税人身上……

    他:这倒也是,你觉得怎么才好?

    我: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否进行网络鉴定,这样能省不少钱。

    我原本想说,让打官司输的一方来出差旅费的,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对。

    原告方,儿子被欺负本就不爽,搁置工作花钱为儿子讨公道,还远赴上海,本就不容易,成本极高,要是鉴定成功,算是讨回了公道,要是不成功呢?

    不成功,还让人家报销法官的差旅费。人家会想,在那边做事就一天,你却住这么久,我凭什么都报销啊。

    提高原告的诉讼成本,本就是极不可取的。

    那让被告出呢?

    被告自然也抱怨,凭什么我来!

    想来想去,只有法院自己出。

    认真研究法院的整套程序,发现并非完美,但却是对各方最公道的,也是可持续的,所以能执行下去。

    将来的社会,会有更多的服务型机构出现,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解决成本和时间的问题。

    车辆出现剐蹭,拍照片上传就好,保险公司去处理。

    遇到斗殴问题,律师会主动找到你了解情况,并且帮你应付法官、警察,解决赔偿问题。

    在列车上,你看见有人吸烟,不用直接上前交涉,打开手机在列车app上面投诉,自然会有列车员出面帮你制止,也不用和人起冲突。

    别人打你,你就往有监控的地方跑,到时候委托人自然会为你找好律师,安排你去医院做鉴定,不必报警,法院传票直接送到对方手上。

    用合法的手段维护合法的权益,那样才是尽可能减少土豪劣绅存在的办法。

    其实百姓敢于站出来说话,那才是真正的办法。

    中国人太实际了,既然说出来没用,那就不要说了,免得惹祸上身。

    欧美人则不同,他们有选票,我对你敢怒也敢言,我们看你帅气,说话好听,这才投选票给你,你要是做的不符合我们心意,我们可以不投票给你,那你就当不上参议员、众议员,也就没有行政权力。

    中国人内敛,不张扬,这是很好的保身之术,却不是很好的维护权益的方式,因为意味着你要忍,明明很讨厌,还是要忍。

    城镇街道公厕不够,有人便在小区垃圾处随地小便,让住户极为反感,当然你贴纸条是不管用的。

    一个住户看见有人要小便,急忙过去阻拦,言语激烈。

    那人恼羞成怒,回骂了几句,而后迅速离开。

    住户是个女性,极为生气,又无计可施。

    这还算好的。

    农贸市场哪里,有居民区。平日里运送瓜果的大车通行,居民认为不安全,便在居民区修建了一处小门,供居民行走,不允许运送瓜果的车辆出行。

    有个保安在门口看着,但凡有车辆强行通过,就拿起车上的一箱水果,逼着车辆从正门走。

    结果一次,保安阻拦。

    开车的人脾气暴躁,下车将保安打了一顿,开车回家了。

    保安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过往行人感觉好奇,很久之后才有人打电话将他送到医院。

    此后,保安消失无踪,那个小门也渐渐什么车都通行,甚至载重的大卡车都图方便。

    再好的法律,也是要有执行权的。

    对方开车走人,逍遥法外,你没有执行权,执行不到位,那么理论再好,也无用。

    好比列车员劝阻乘客,你不能挡住道路啊。

    乘客:我有票啊,无座的。

    列车员:无座的票也不能坐在路上啊,挡着人。

    乘客:人来了,我让让不行了吗?再说,你们干嘛卖无座票,人人有座,不久不占着道了嘛。

    列车员:你可以坐在其他地方,不一定非要挡着道啊。

    乘客怒了:我就坐在这里了。

    列车员是个女的,年纪轻轻,听后生怕有冲突,忍着气离开了。

    乘客也生气,过人我让让就好,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挪地方,看不起我是吧,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店大欺客也好,客大欺主也罢,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转变为某种程度的小豪强,地铁推攘,据说每天都有人为此打架。

    有一个小哥带着行李箱,列车启动,行李箱压到了一位女士的脚。小哥连说对不起,女士也没说话。

    然后小哥扶起箱子,结果列车一启动,又压倒了女士。

    小哥依旧说对不起。

    女士压抑着自己的怒气说,你就不能把箱子平放吗?

    小哥说,我都说对不起了。

    女士:我知道你说了,可你箱子连续砸我两次了,侬的脚不痛是伐?

    小哥也生气,将行李箱平放,而后站得远了点。

    道歉只是姿态,而且是最廉价的,对人家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我记得小时候曾经接受老师的一项任务,打电话给李某家。

    我拿着电话号码,拨通了电话,打过去说,“请问是李某家吗?”

    对面是一个温柔的女人,回了一声不是。

    我挂了电话,然后继续打。

    人家又说不是。

    我挂了电话,想想不应该错啊,老师给我的号码,于是又拨了一遍,问,请问是李某家吗?

    人家:你这小孩怎么这样……

    话音还没完,我就立刻挂了电话。

    然后满腹疑惑地回到学校,对老师说,电话打不通。

    老师哦了一声,转身忙别的事了。

    至如今想起来,那可能是我遇到最有礼貌的人了,倒是蛮有意思的回忆,只是平白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

    也可能从一件小事上,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我的话,不断的尝试,很多时候明知道不可能,还是要试一下,对人家也造成许多困扰,碰上脾气不好的,早就开骂了。

    我记得反对投票,最大的原因在于,我国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并不会运用自己的选票。如同俄罗斯将国有公司的股票分给市民一样,很多人直接换酒喝,换面包吃了。

    可是,什么时候国民的素质才算上档次了呢?

    从没有人告诉我,我也只能猜测。

    就以这样一个故事结尾吧。

    学校食堂,打汤的地方,常常有人将打汤的共用勺子掉进汤中,再用手打捞,既不卫生。

    于是学校在勺子上设置了倒勾,张贴了相关告示,委派学生会的人员管理,可是都未能如愿。

    说来说去,大家都认为学生素质不高。

    于是,有人说,不如专门安排一个打汤的师傅,这样就好了。

    增加一个人员,就要增加预算,一年下来将近八万的成本,只为了一个打汤的事。

    于是一人说,不用,只要将汤勺的柄加长就好,那样汤勺就掉不进锅里了。

    也确实如此。

    至此,也没有人再指责学生素质不高。

    我大学坐火车回家,整节车厢都是同校同学。

    列车员路过,很开心的说,我说这节车厢怎么这么安静,原来都是学生啊。

    在座的学生,纷纷笑起来。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