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都市小说 > 我的华娱时光 > 《我的华娱时光》正文 23 这一年
    1995年12月31日,周日,明天1996年元旦,全校放假不上课,欢度元旦。

    上午去矮大紧那一趟,苏浩的三首歌,老狼全要了,并准备在元旦晚会上开唱。把稿费给了苏浩,一是因为歌曲质量,二是矮大紧的缘故,老狼直接是按市场最高价算的。

    并且邀请苏浩来观看演出,不过苏浩婉拒了,毕竟第一次见面,还是这种谈钱的场合,也许人家不在意,真心邀请你,但苏浩不太适应。

    本来谈完之后,苏浩就准备回来,可是矮大紧说大家难得见一面,怎么也得一起吃顿饭,于是苏浩吃了中午饭才回来。

    回到学校宿舍,就程清松一人在,见苏浩回来说道“今天上午学校传达室传话说有人找你,结果你不在,就留下了一个电话号,让你回来就打过去。”说着递过一张字条。

    “有人找我,来电话的谁,有说吗”苏浩接过字条。

    “是个男的打来时,没留姓名。”程清松想想道。

    “哦,我知道了,麻烦你了老大。”苏浩看着程清松道。

    程清松摆摆手示意没事,道:“老四,你这阵是不是经常和外界联系,不是你给别人打电话,就是别人找你,如果你需要及时信息的话,我建议你买个寻呼机,这样方便。”

    “寻呼机?”苏浩自语道。“再说吧,我先去打电话。”

    在这个手机还是身份象征的现代,及时找人是不能想的,有工作业务或者家庭条件不错的,一般会买一个寻呼机,这样有人找你,你会立马知道,但bp机只能接收无线电信号,不能发送信号。所以你就要找电话亭,打电话过去。

    如果没有寻呼机,就是这样电话打到学校、单位、居委会传达室,有人通知,然后你在回过去。

    现在还是寻呼机的时代。

    寻呼机也叫bp机、传呼机、bb机、call机、简称呼机。寻呼机和无线寻呼网络于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于九十年代中后期达到了顶峰。

    寻呼机开启了个人即时通信的时代。

    虽然在寻呼机出现之前,固定电话已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但固定电话无法自由移动这一局限性依旧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即时通信的要求。寻呼机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一现象:再也不必分身乏术,你完全可以在另一件事情中等待电话的到来。

    确切的说,寻呼机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的即时通信的要求,它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得生活更为方便惬意,工作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

    八十年代,寻呼机问世之初身价不菲,动辄四五千元的价格使得它成为了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寻呼机兴起不久,出现了另一种更能代表财富的通信工具“大哥大”。于是,“腰别bp机,手捧大哥大”是那个时代最令人崇拜的形象写照。

    九十年代,手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做为最为先进的通信工具,手机注定是寻呼机时代的终结者。但早期昂贵的手机通话费用,给了寻呼机最后的生存机会。在手机与寻呼机和平共处的几年,双方优势互补:寻呼机依旧是首选的个人联系方式,使用手机只是省去了满街寻找固定电话进行回复的麻烦。

    这是“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

    。。。。。。

    苏浩拿着字条到学校电话亭,拨通号码:“喂,你好,我是苏浩,是你今天上午找我吗?请问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苏浩,我是知识出版社的齐主编,还有印象吗?”电话那头传来齐主编的笑声。

    “哦,齐主编是您呀,当然记得,您打电话有事?难道小说审核出了问题?”苏浩疑问道。

    “小说没事,今天打电话是告诉你一个惊喜,首印2万册,已经全部完成印刷装订铺货,元旦开始全国发售。”齐主编高兴的说道。

    “元旦开始全国发售,那也就是明天,齐主编这真是一个惊喜呀,谢谢你齐主编。”苏浩是真的被惊道了。

    从他和知识出版社签约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两个也的时间,小说书稿从出版社审查、总局审批到排版印刷,装订铺货两个月时间完成,这是知名作家才能享受的待遇呀。

    “苏浩,这次为了你这本书,我可是把我能用上的关系都用上了,希望我的辛苦不会白费。”是齐主编到知识出版社的第一笔业务,他希望能开门红。

    “齐主编,你就瞧好吧,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苏浩肯定道。

    “希望如此,那行先这样,小说我给你邮寄几本精装版,你注意查收。挂了。”电话那头传来挂机声。

    苏浩挂掉电话,抬头望着天空,感觉生活真是优待自己,歌卖了,小说也马上上市,该想想接下来要做什么了。

    1995年马上就要过去,苏浩思索自己今年一年,考上了电影学院;与现今乐坛有了联系,虽然一般人不知道苏浩是谁,但在民谣圈大家都知道有个叫苏浩的,写了三首歌曲,而且都是上乘之作;在诗坛小有名气,并且自己的小说马上要发售。

    这一年算是付出的一年,积蓄的一年。

    想完了自己一年的经历,苏浩开始回忆娱乐圈这一年发生的大事。

    第一件事: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

    今年1月,随着广电部《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广发影字[1995]001号)的出台,昭示着制片行业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管理模式的改革终于迈开了小小的、但却极有意义的一步。

    根据文件规定,全国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不再仅仅是原来的16家制片厂,一大批一直未得承认的省级电影制片厂终于赢得了自己的影片出品权。很快,一方面省办厂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山东厂、浙江厂、山西厂等分别投拍了《孔|繁森》、《信访|办主任》、等重点题材影片。但由于其他配套设施的缺乏,制片行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复兴。

    第二件事:海外大片来袭:势头凶猛,作用积极。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内地正规化海外大片上映。

    去年8月1日,广电部出台了348号文件,决定自今年起,由中影公司每年以国际通行的分账发行的方式进口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好电影”,也就是后来被“转译”为“大片”的十部进口影片。

    在最初的这几年中每年十部进口大片,就占领市场一半份额。

    《亡命天涯》是第一部美国分账大片,由观众熟悉的哈里森·福特主演,代表了中国影片市场的一次划时代的悸动。当时的报纸上、电视里铺天盖地的宣传该片动作火爆,不厌其烦的播放精彩镜头。“大片”这个词从此根深蒂固,中国人也第一次见识了炒作。海外大片的引进,刺激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对于工业化的道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件事和电影有关,第一:电影《大话西游》扑街,直到多年之后大家才明白周星驰。

    《大话西游》在内地公映,票房表现一般,用心良苦的刘镇伟和周星驰,今年获得的评价却是劣片,内地出品方西影甚至都羞于承认这部电影是他们的作品。

    多年以后,内地青年及更多的观众才明白其中的滋味。电影的重点其实讲一段执迷不悔的情,至尊宝要逃离既定的命运而不可得。在无厘头之外,嬉笑怒骂的搞笑之余,是人生无法回避的孤独感。至尊宝的悲剧,是骨子里的无法面对,真情在前,却只能枉然而错失,命运给他的压力,迫使他在不自觉的时刻都要阻挡自己的爱情。

    人和人最远的距离,就是本相爱,爱的人就在眼前,却将真话说成笑话,甚至于当成表演,难度高也罢,不过是诉说自己的无能。爱无能,打动了有众多仿佛经历的现代人。

    第二电影《秦颂》莫名其妙被禁。电影《秦颂》短暂公映,后因故下档未能全国公映。

    90年代中期,电影的票房也就是三四千万,而电影《秦颂》却投资4000万,这在90年代中期已经登峰造极,在此之后十年之间,中国电影走上大制作格局,《秦颂》当居首创之功。虽然被禁,但关于秦始皇的故事却被大家记住,在此之后会被他的同行一再搬上荧幕。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