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玄幻小说 > 河东往事 > 《河东往事》正文 49.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稀奇事。
    49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稀奇事。

    阿良来到这个江南小镇,第一个不理解就是这个小镇上许多老头子很不文明。阿良走了那么多地方,唯独觉得曙光镇上人们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一点。不是阿良不尊重老人,而确实有些人的不文明让阿良真的难以对他们产生尊重的感觉。

    对于这个困惑,阿良说起来还有些难为情,因为这个不文明就是随地小便。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小便更加无所顾忌,这让阿良大跌眼镜。阿良在老家时也知道,人们内急的时候,常常会找个墙角解决问题,在小便之前也要四下里看看有没有人走过,尤其是异性走过,那就尽量避免,这多少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阿良到了曙光镇才发现,他以前的认知被完全颠覆了,越是年纪大的老头子,撒起尿来越是旁若无人。

    在阿良看来,连圣人孔子都认为,人有个成长过程,即: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阿良的理解,人越是年老,所作所为应该越是不会逾越规矩,文明程度也相应的越高。奈何他在街上行走的时候,时不时的看见那些老者时常毫不顾忌的小便,也不管你旁边有没有人走过。那种自在毫不在乎旁边是否有老人或者小孩或者是其他什么人走过。这种现象,好长时间阿良都不能够理解。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这里身为长辈的一帮老头子,脑袋里根本就没有文明的概念。

    好在,几十年后,阿良再走在曙光镇街上,这种现象看到的渐渐越来越少了,这说明后来者的文明程度是提高了,而没有文明意识的一代人也被时代所淘汰了。看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也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的积累,对于这种进步,阿良也在想,这或许应该有他们这些教师平素对的文明教育有关系吧!当然,在后来的课堂上,阿良也和经常抨击这种不文明的表现,教育从小就要有个文明的头脑,从小就能够在头脑里播下一颗文明的种子。

    阿良来到这个小镇,第二个不理解就是这里对于外地人的歧视,那种不屑就好像从娘胎里带来的,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无钱,一律对外地人歧视,对于当地人这种浅陋的认知,阿良也是满脑袋的困惑和不理解,有钱人和有钱的地方阿良也见过,但他确实没有想到,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迅速的长三角,当地人们的思想意识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开放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政策,一方面经济的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人思想的改革开放和进步。当地人其实不知道,能出来闯一闯天下的这些人,在他们当地来说,都是一些社会或者行业的佼佼者啊!就好比早期留美人员一样,没有能力和本事绝对是难以漂洋过海独立谋生的。

    其实,对于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来说,好多都是来自于上天的恩赐,就好比现在的巴西,大自然给了它优渥的自然生存条件。但个人要在这个环境里活得好,还需要勤奋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阿良看着那些手上和外地打工者干着一样的活儿,而嘴上却在极尽贬低外地人怎么怎么不好,他实在想不通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古人所说的“夜郎自大”吧!想想也是,就算当地经济大发展,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不知道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只能是越来越固步自封。所以,当多年以后,阿良发现,那些来到小镇上敢于经营的外地人,好些都发家致富了,而好些本地人,依旧在工厂里拿着几千块钱,过着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没什么变化的生活。安稳有时会成为人们不思进取的一种强力。

    所以,阿良也越来越觉得,人世间不知道变通,一味守旧,迟早是要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所淹没的,也许这是阿良多年后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的一个道理。

    其实,我们的先祖早就告诉大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作为普通民众,在老天爷眼里都是一样的,他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你只要不上进,不努力,他照样让你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地域优势不是你嘲笑别人的资本啊!在你笑人是刍狗的时候,殊不知自己也只是刍狗一只啊!

    阿良来到这里教书的第三个烦恼就是语言问题。对于讲习惯了方言的和本地人们来说,突然间要让人家和你说普通话,他们很不适应,而阿良自己对方言却一句也听不懂。好在阿良教的是初一,那时,家里多数已经有了彩电,受到中央台普通话的影响,在听讲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以方言来回答,弄得阿良不得不强调,回答问题要试着用普通话。孩子们最初有些难为情,但时间久了慢慢地讲的就很好了。而且,他们一旦说起普通话来,有的时候比阿良的还要标准。

    实际上,在语言方面,阿良一直在学习,尽量学说一些江阴话,积极向方言靠拢。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减少教学中出现的和沟通方面的问题。以至于多年以后,阿良自己都觉得他说话,变成了标准的南腔北调。老家人说他语音变了,学校里说他方言说的不标准。阿良有一段时间被方言弄得是头昏脑涨。

    好在当老师的人,学习能力很强,语言不通怎么办,那就开始和本地老师一句一句地学习。从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开始,然后再和周边的人反复练习,平时在外边也多和当地人交流,尽量地理解和把握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时间久了,阿良居然也能很地道地说上几句江阴方言了,有时上课讲几句,都觉得惊奇,这个地理老师怎么也会说江阴话了?莫非他以前是假装得?有时,阿良居然用江阴话很刚劲地批评起了捣乱的,效果还特别的理想,阿良后来想想,或许这个江阴话讲起来杀伤力比较强劲的。

    看来,这个逆境确实锻炼人,无形中又让阿良增长了一项本领。不是在有这么一句话吗:学会广东话、闽南话、四川话、吴越话,走遍全国都不怕。

    阿良在教书中遇到的第四个困惑就是在识人上常常会产生许多莫名的感觉。尤其是当他第一次和陌生人相处时,他内心深处常常会不自觉地形成一个结论。阿良给他的这个困惑起了个名字,叫做大道随心。后来阿良看了王阳明的书有一句话让他很认同:心存善念则所见皆善;心存恶念则所见皆恶。莫非这就传说中讲的:心之本性?阿良对于这个感觉始终疑惑不解。

    这种疑惑第一个感觉就源于阿良在上课中的一个真实的感受。那是阿良在上初一的课务时发生的。阿良到那个班级里上第一节课时,当他推开教室的门后,进入阿良眼睛里的是整个班级的恭恭敬敬和期待的眼神。等和老师敬礼坐定之后,阿良无意中注意到前排坐着的一个小男生身上,他人看上去胖乎乎的,很可爱,但当阿良注意到孩子的耳朵时,他发现孩子的俩边耳垂好像缺了一块一样,阿良不自觉的在心头有一种遗憾和不祥的感觉。阿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和也是头一次见面,以前也没有打过交道,为什么他心里会有这种莫名的想法,阿良自己也想不通。也许这就是教师的一种敏感性吧!

    后来,阿良在放学时偶然看到,那个小男孩人小却骑着个大车,恨不得俩个车轮都要高出孩子的个头,阿良更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妥。后来才从班主任老师那里知道,孩子家里贫困,父亲捡破烂的,没有条件给他提供更适合他的自行车,能有个自行车骑骑就算不错了。

    后来,这个孩子出了车祸死了,阿良听到后很是震惊。再到后来,那个孩子的班主任去孩子家里学校送了个花圈,阿良从班主任的话里,才了解到了孩子家庭的艰难和贫困。阿良后来也在想,也许这个世道以后真的会是:没钱吃的亏大,有钱占得便宜多。这个市场经济下诞生的游戏法则,让条件艰苦的人生存更加不易。虽然,人们都在积极的奋斗,但结局或者并不会那么让人感到圆满。

    上边是阿良亲历的一个悲的事例,再有一个就是阿良亲历的好的感觉。阿良记得,那是学校安排阿良去一个重点中学去听课,阿良兴冲冲的去了。那个感觉就产生在阿良刚刚踏进人家听课班级的瞬间。一股昂扬的朝气扑面而来,那种在坐者都是人中龙凤的感觉不自觉的在阿良心里升腾,他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种感受,他只是冥冥中觉得这些将来不一般。这或许就是古人讲的所谓的“人气”吧,这些优秀的气场太强,冲撞了阿良那颗敏感的的心。

    当然,听了人家重点中学的一堂课,那种流畅让人觉得是一种享受,这才是理想中的教和学。再回首自己面对着的稚气未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阿良更大的感受是唯有付出更多的耐心,做这些孩子们的老师,尤其是作为孩子们的启蒙教师,除了慈,也就只有慈了。耐心和慈心是阿良做好这个初一教师的第一生产力。

    阿良衷心的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己努力,能给一颗明亮的心,让他们在日后的奋斗中,多一些光明少一些阴暗;多一些努力和进步,少一些懈怠和无赖。

    当然,阿良从书本上知道,这个世界上要想成就大事的:多是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而阿良作为一个教师,他也只能是尽责人事,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求学路上的那个贵人。

    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提醒阿良,对于那些好的感受要善于捕捉和利用,对于不好的感受,也要善于化解和迁移,要逐渐培养起自己强大和光明的心。惟其如此,才能在今后人生的风风雨雨里沉着应对那些如意的和不如意的事情。

    伴随着阿良初为人师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感受和困惑的,依旧是他在那段时间里写的一些诗句,这已经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一个习惯。

    教书杂感

    人生路上困惑多,古来万事皆磋磨。

    休怨自己敏感心,识人断事本天成。

    做事须有前瞻性,防微杜渐才是真。

    莫笑学校区区事,古往今来育伟人。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