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其他小说 > 数风流人物 > 丙字卷 诗酒趁年华 丁字卷 第十六节 紫英,我们谈谈
    在船行抵达扬州时冯紫英越发感觉到密云欲雨的那种压抑。

    来码头迎接的一干官员中无疑是以扬州知府翟文崖为首。

    他们这一行人并非奉旨出行而是受内阁之托的一次调查所以像南京六部并不需要派人来迎接否则在徐州时南京就应该有人来了但如果说南京方面真正重视此行也可以派员前来接洽不过很显然南京那边并无此意。

    对这一点崔景荣他们都是心知肚明。

    现在南京六部为首者基本上都是属于那种投闲置散的自然对这些京师来人一百个不待见真正属于储材的年轻少壮派没得到尚书们的批准自然不可能来但私下里却早已经安排私人前来打了招呼了比如像南京工部左侍郎陶骞南京户部左侍郎胡文吉等人。

    所以崔景荣他们也不在意本身就是来一次调查摸底对于南京六部那边也就是场面走一圈更多地还是要着眼于各府比如金陵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

    扬州不算是此次南下的重头但是扬州地位却又特殊作为整个两淮南直的盐运中心这里不但云集了富甲全国的盐商同时这里还是最重要的各类消费物资集散地除了盐脂粉、丝绸、木材、粮食、布匹、骨董艺术品等等在这里的交易繁盛程度有些甚至超过了京师城。

    扬州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型城市畸形的需求和市场使得这里消费行业极为发达但除了盐外脂粉和丝绸可以算得上这里的重要出产其他的更多地中转流通但这特殊的中转流通恰恰造就了这里的十里繁华。

    冯紫英是早就和崔景荣等人打了招呼算是请了一个假在匆匆参加了扬州地方官府举办的欢迎宴会之后冯紫英就先行告辞离开了。

    在见到林如海第一面时冯紫英心里就微微一沉。

    瘦削的面颊和还算有神的目光这两种不同的征兆混合在一起就意味着什么冯紫英心里还是有些数的。

    长期跟随着张师多少他也有些见识这种情形往往是病入膏肓难以逆转但是却还不至于短时间内油尽灯枯的状态。

    果然在和贾琏简单交谈了之后贾琏就告诉了冯紫英情况不容乐观。

    按照多个郎中的判断林如海应该是长期劳累积劳成疾湿热伤脾寒温失节日晡潮热夜有盗汗这是典型且严重的肝疾。

    再一问林如海喜好饮酒虽然酒量不大但是却是每日都要小酌。

    肝疾到了这等状态基本上就是拖日子的问题了按照郎中的判断短则一两月长则三五月基本上也就是这个时间了。

    看黛玉的模样倒也还算正常虽然眼睛红肿神态哀怜但好在还不是自己最担心的那种打击过大难以接受的状态大概是之前因为做了最坏的打算现在看到自家父亲尚能坚持心里也就慢慢接受了。

    “冯铿见过林伯父。”冯紫英规规矩矩的鞠躬作揖行礼。

    “没想到汝俊兄居然有如此得意弟子果然是英姿不凡天纵奇才啊。”林如海嘴角带着笑容抬抬手示意冯紫英不必多礼心中却在暗叹。

    眼前这个青年无疑会是日后大周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或许二十年后此之就该在文渊阁中有一席之地了。

    不提冯紫英的能力才华单单一个庶吉士不现在是翰林院修撰身份了而且有齐永泰和乔应甲这两个北地士人文臣中的佼佼者保驾其前途可以想象会有多么光明。

    无论是谁想要动冯紫英都要掂量一下来自北地士人的疯狂反扑这还没有算他还是官应震这个湖广派首领的得意门生柴恪无疑也是受到了官应震的影响才会如此青睐此子。

    不得不说冯紫英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祖籍山东成长于山西然后又附籍顺天府山东、山西、北直这三个北地士人实力最雄厚的北地省份未来可能就是他的基本盘了再加上他的特殊出身武勋之家虽然这个群体现在不那么受待见但是你却不能否认这个群体依然在军队和边地中有着无法忽视的影响力。

    这一切加起来就真的太完美了。

    噢对了这个家伙还颇合皇上的胃口或者说这家伙很能投皇上所好而且还能拿得出真材实料不是那种单靠阿谀逢迎来讨好皇上的。

    难怪那么多人都看好此子自然也就有无数人想要招他为婿了。

    “伯父过誉了小侄才疏学浅资质愚钝尤其是在经义诗文上更是不值一提甚至沦为笑柄……”

    冯紫英的话让林如海笑了起来“贤侄何须如此谦虚须知过分谦虚就是虚伪了。我不认可你所说的经义的确是根基但是根基再牢若是不通变通和突破那也成就有限难以真正应对危难时局至于诗词歌赋那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这些东西锦还是锦一样有用而花不过就是好看罢了。”

    冯紫英没想到林如海居然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诠释锦上添花这个词语和经义诗文完全颠覆了他之前对林如海的猜测这让他大有引为知己的感觉。

    难怪林如海会为贾雨村引荐给王子腾只怕林如海未必就不知道贾雨村的本事和品性但还是推荐给了王子腾这说明林如海远非有些人想象的那种迂腐古板士人。

    至于说是不是清廉刚正冯紫英不好评判但以他的判断能在两淮巡盐御史位置上替太上皇看守这座内库这么多年甚至到现在永隆帝都不敢轻易插手也足以说明很多了。

    这不是一个光靠清廉刚正就能坐稳的位置甚至还可以再用心险恶的说了一句元熙帝也不可能让一个清廉如雪刚正不阿的私臣来坐这个位置。

    深深地看了冯紫英一眼之后林如海撑这身体站起身来旁边的长随赶紧扶着不过林如海还算正常只是身子有些虚弱而已摆摆手“你们都出去吧。”

    长随躬身而退。

    “玉儿琏儿你们也出去我要和紫英好好谈谈。”林如海语气平淡但林黛玉和贾琏都明白林如海是要和冯紫英谈什么了都点了点头出去了。

    书房里只剩下了二人。

    巡盐御史论理是一个临时性的职务但是从前明以来这个职务虽然一直被明确为都察院派出的御史可从未真正属于都察院管辖。

    大周自天平帝以来两淮巡盐御史这个位置就成为皇帝的“自留地”了甚至连内阁和都察院似乎也和这几任皇上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尤其是在元熙帝其间六下江南的巨大花销如果要让户部来承担势必要引发朝野的攻讦无论是内阁还是皇帝本人都难以抵挡得住这份抨击。

    所以有两淮巡盐御史在这中间作为皇家内库和户部国库之间的一种隐性桥梁所以很多不好说或者难以说清楚的东西就都可以通过这里来处置了。

    这不过这个隐性私库规模经历了这么多年特别是元熙帝这四十年规模究竟有多大每年发出多少盐引收回多少银子用于哪些方面谁能用这里边的银子现在还剩多少银子都是一个谜。

    都察院也好龙禁尉也好甚至户部也好都想搞明白这一点但是又谁都不敢来赤膊上阵往往都只能假借各种借口理由或者国事日艰国库不足来想方设法打探。

    不过好像到现在为止这个意愿都尚未达成。

    林如海重新坐下和冯紫英相向而对。

    “紫英你就没有什么要和我说一说么?”林如海面容温和但语气却有些微冷。

    冯紫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再度鞠躬行礼“小侄知道伯父心里肯定是对小侄有些看法的但小侄还是想要向伯父恳求请伯父能将林妹妹嫁与小侄。”

    “哦?”林如海笑了起来笑得有些冷“你不是要娶沈珫沈季玉的女儿么?”

    沈珫和林如海都是苏州同乡又是同年进士虽然他走了元熙帝私臣这条路和沈珫关系并不密切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往来更不代表对沈珫的情况就不了解。

    “回伯父沈伯父那边是乔师和家父做主蒙皇上恩典小侄兼祧家伯父之长房所以沈家女乃是娶为长房。”冯紫英语气恭敬但是却没有半点含糊。

    “你是打算娶玉儿为你们冯家三房嫡妻?”林如海要把问题问清楚“贾雨村曾与我来信说和你提及你和玉儿约为婚姻之事当时你为何婉拒?”

    冯紫英没想到贾雨村居然还把这事儿捅给了林如海但也很难说人家这是恶意。

    略作思索冯紫英迅即回答:“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小侄和林妹妹年龄都尚小二是有些顾虑担心家母不同意。”